在札幌逗留了四天半, 今天要離開前往函館了. 想做的事基本都做了, 沒甚麼未練, 雖說我還想去多次前田森林公園.
而明知道車程會很長, 於是我選了第二班車七時發的S北斗4號. 頭班的S北斗2號真的太早起不了床...
不知道是否因為星期天又過了雪祭的關係, 乘客很少. 至少我附近三四行前後左右都沒人坐.
而我則選定了看海的窗側, 加上這種空檔我打算也讓irfa出來一下. 但先吃個早餐再決定.
上車前我在唯一開了門的駅弁屋買了個鮭親子丼. 看起來不錯, 陽光把魚子照得晶瑩剔透.
原本以為直到長万部都不會有人, 怎料在苫小牧有一個人乘車坐在我附近. 不過影響不大, 繼續拍irfa.
反而在長万部沒人進來我所在的車廂. 這個時點irfa其實已經出來坐穩在桌上. 大家一起看風景.
沿途大部份地區都是天晴. 只有少部份地段在下雪. 列車駛近森町時, 從遠處已看到駒ヶ岳...戴了頂白雲帽子. 可惜看不到雪化粧的渡島富士.
後來列車還在山谷中間停了下來, 又是分歧器結冰. 看來冬天很常有這種情況...最後遲了約40分鐘到站.

還好, 其實我在函館日間幾乎沒有預定的. 原本我有打算去一下香雪園看看冬景, 但原來園亭在冬期不開放, 那就沒所謂了.
現在的予定除了早上一定會去朝市之外, 其餘都是排在元町. 反正遠一點的例如修道院等地點我興趣不大.
雖說是睽違三年的函館, 但我對站週邊的街景卻沒甚麼印象. 畢竟那時只是去朝市和離開函館時路過...
走出站外, 第一個感想是路好難走. 看気象庁資料今年函館比往年多雪, 但最大問題是即使是駅前地帶, 除雪設施也很不發達.
而且看了路上的冰和市電的路軌就覺得函館民搞不好沒有除雪的概念...還好這次下榻的是Comfort Hotel, 就在車站旁邊.
進房時間是二時, 現在則是正午. 既然是這樣我決定去倉庫一帶打個轉再回房讓irfa換個衣服.
但首先是吃午餐. 既然來到函館, 第一餐當然是小丑漢堡. 現在才知道原來只有招牌雞堡有套餐. 真是久違的味道.
不過倉庫群裡面實在沒甚麼好逛, 很快又回到街上拍照. 早上起床以來還沒喝過咖啡有點頭痛, 結果看到starbucks就坐下了.
剛好有櫻latte, 讚. 不過北海道五月才櫻季, 現在就櫻latte也未免太早.


今天下午要說去哪裡的話, 唯一的予定就是元町, 但也沒有很確實的想定要去哪條街道逛哪個建築.
我到達基坂後已四時. 今天天氣挺好, 能見到高, 理應是登上函館山的最好時機, 但我決定今天不上山.
理由是一是現在才轉頭去纜車站已太遲, 二來是相信很多人會基於天氣理由上山, 三是今天星期天.
我不上函館山, 改留在八幡坂.
這個斜坡也是函館有名的夜景景點, 這裡剛好可以看到停在港口的摩周丸, 加上街路樹上的燈飾確實很浪漫.
問題只是兩邊的建築物完全沒有那個氣氛, 而且這裡可說是住宅區的正中心, 還要是一條現役的馬路.
還好車夠少. 起初其實我只在路旁的雪上找位置放著irfa, 畢竟路口也不少人站著拍照沒理由霸著那邊.
起初因為有一部份裝飾燈沒同時亮起令我一時焦急起來, 搞得我錯失了出現時間很短的茜色的山嶺.
最後燈還是普通地亮起來了...只有一角有時間差這點也太莫名奇妙.
藍色的時間微妙地長. 可能因為太陽很早就沉入山際之下, 街道在陰影中和地表全體進入Blue Hour的時間連接起來了.
人流慢慢減少. 這邊雖然是知名夜景地, 但風頭都給函館山搶了, 加上這裡其實是條馬路, 不多人會久留.
車雖然不多, 但傍晚時的車流感覺比太陽下山前頻密. 明明是星期天...我為了完成拍攝irfa也避了很多次車.
雖然拍到, 但不很理想. 總是在再次準備好的時候才跑出一輛車爬上來...如果無法縮短準備時間的話應該很難拍得更接近理想.
走完這邊後我回去倉庫群拍夜景......不知為何那個夜景完全提不起我的mood.
感覺很沒氣氛及氣勢, 又覺得少了些甚麼. 當我繞到前面的明治館打算拍照時, 我總算理解到那缺失感的源頭了. 是"條理".
因為函館街道幾乎沒有除雪. 有的只是把路上積雪撥到路旁去, 結果不論哪裡路邊或中間分隔帶都是一堵堵不平整的由雪堆連接而成的牆.
還有路面和雪表面一點也不平坦卻又不碎散, 被染成咖啡色的冰層. 整個景像都實實在在的告知我函館人沒有除雪整雪等概念.
這也許不能怪他們, 因為函館一向下雪不太多, 今年卻是降雪積雪量明顯大增的一年. 而且我才走到明治館天又開始吹大風下大雪. 也變太快...
結果明治館我連腳架都沒拿出來就離開了, 根本沒有適合拍照的位置.
還得要說沒了那棵聖誕樹的話, 倉庫群的夜景其實不怎樣. 而且很多取景位置不是有積雪的山擋著視野就是根本沒除雪走不近.
看到這裡甚麼mood和動力都沒有了, 而且風很大又冷又餓, 趕快吃飯才是上策. 剛好我在La Vista的餐廳街外邊.
這裡有最多人的是函太郎和味彩. 味彩要吃應該去本店, pass. 函太郎其實看過ネタ沒有特別喜好就是, 也pass.
另有成吉思汗羊羊亭, 但是成吉思汗部早已被予約填滿, 所以選了湯咖哩部.
Menu上有一款叫吉列炸羊排的湯咖哩. 吉列的豬牛雞都見過, 就是沒見過羊. 於是其他餐點看都沒看就點了這個.
我來了三次北海道, 但好像都沒有一次喝過Guaraná. 突然興起於是另加了一杯. 說起來為甚麼這種巴西飲料會在北海道流行的?
這家的湯咖哩味道感覺很王道. 中規中矩, 不會難吃, 香料味道也很到位. 而且以日本人煮的咖哩來說這個辣度挺強.
其實以湯底來說我覺這家比前幾天在札幌吃過的那家還要好吃, 當然有可能是我當日選的湯底問題. 這家的米飯也比較合我喜好.
湯咖哩故然是主角, 但我點這道菜的原因是炸羊排. 羊排的肉是全熟的, 應該是只有吉列牛才會那麼講究生熟程度.
北海道羊肉料理, 應該說日本人的羊肉料理不會有羊羶味, 但這炸羊排顛覆了我的既有觀念. 羊羶味帶出了羊肉有別於豬牛的風味.
而且我是喜歡吃有羶味的羊肉的人, 更讚. 肉質稍微硬了一點點, 不過是可以接受的範圍. 硬不緊要, 只要不乾身就好.
不過單吃羊排會有點單調, 而且沒有甚麼醬料調味料之類可作點綴, 於是直接沾咖哩湯. 很好下飯.
晚上的夜拍活動被予定要提早太多結束, 於是我回到酒店把irfa放下就在外頭逛逛看. 徒經大門橫丁又去看一看各店.
可能今天是星期天, 每家居酒屋都沒有很多人. 不過函館晚上街上靜得可怕. 居民究竟都在哪兒...
我的目的只是去seicoma買雪糕, 記憶中就在Super Hotel對面. 還好這次沒選Super Hotel, 沿路路面的結冰和積雪狀態惡劣.
松風町電停週圍的冰比車站那邊還要凹凸不平, 路經的車就像走在越野賽道上, 即使是人橫過也特別吃力.
這麼說起來, 好像在函館駅一帶都沒看到埋雪場之類的設施. 前幾天還在旭川時Super Hotel旁邊就有一個.
不過最意想不到的是根室花丸在函館開了分店...而且就是酒店旁邊. 但好像沒空間再吃一次了.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