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昨天禦寒裝備做得不足, 早上起來覺得體調有點失衡. 暫時還能靠那些維他命飲料撐著, 之後可能要用藥了.
總之今天把真正的對冬衣物穿上身. 穿了這些玩意待在暖氣房真的很難受, 但到了室外卻是必須的. 溫差真是麻煩...
昨天去過冬祭感覺不用再去, 但如果有時間我會去看一下閉幕禮的煙花. 不知道舉行時間就是.
所以原本預定是早上去雪之美術館的, 現在應該可以稍微延後一下. 於是先去處理土產問題.
不過買物公園一帶仍然是沒有一家土產品專門的店, 只能找駅Kiosk和Aeon了.


雖然這幾天內已是第三次走在買物公園上, 但在白天可以看清楚街道的改變.
駅前的RouteInn總算落成了, 而後面原本應該是西武百貨的地方則變成空地. 對面的マルカツ還在.
但遺憾的是マルカツ地面層的Tully’s Coffee結業. 已經沒有Starbucks了連Tully’s也結業. Misdo真的是最後的防守線.
所以進去Misdo吃第二次早餐. 就試試這期的朱古力系列而已...玫瑰味Churro不錯吃.
都快11時了於是回去一条7丁目的巴士站牌等車. 雪下得很密還很大顆, 但不太冷. 吹了一會就看到630號巴士到站.
這次我下車的地點不再是高砂台入口, 而是再前一個站的高球場入口. 雖然車掌再三確認並提醒我車費會較貴, 但我確認是這站.
因為從這個站下車到雪之美術館入口都是微微下坡路, 可省點體力, 而且路程稍短一點. 大雪之中, 景物一片朦朧.
下坡可省力, 還好是甚少人走過的路, 沒有結冰而變得光滑. 但工藝村入口到停車場是上坡路, 在雪中變得很難走.
還好沒有結冰太厲害.

總算爬到工藝村的停車場, 幾台自家車外還有一兩台旅遊巴, 而且是香港的旅行社. 原來這邊也變旅行團景點了? 但通常這些都不久留, 倒不大影響.
今天好像是不知甚麼事的五週年記念活動, 在下午會有一小時舉行音樂會, 要拍攝大廳的話就要在開場之前或散場之後.
不過我想還是留到音樂會後才拍好了. 我先在外頭拍幾張. 還在想為何通往優佳良織工藝館的路都積滿雪之時, 才發現原來已結業.
...雖然可惜, 但一直以來這工藝村裡就只有雪之美術館比較有人氣, 真的沒話說.
不知為何主題明明是雪的美術館, 館內卻有很強的暖氣. 弄得我一度要回到入口把外套放在locker裡.
我在館內還是只拍了我初訪的時候也有拍攝的位置. 但這次比當時裝備充足了很多, 會比當時更容易拍. 但人也比那時多...
展示品在以前已經看過了, 於是專心拍攝. 在我拍完雪花的時候音樂會已經在進行, 我本來想直接找個邊緣位置坐下聽音樂.
但有點餓, 於是轉到咖啡廳去.
咖啡廳有自己的bgm, 但坐的位置和大廳只隔一層玻璃, 聽音樂勉強可以.
音樂會期間我就在這裡休息吃午餐, 都沒預計要來吃就是. 一般來說我不會在美術館水族館一類地方的附屬食店吃正餐.
...但我也搞不太懂自己點了甚麼, 我只看到很多芝士蔬菜又有蛋就點而已. 應該是一塊班戟般的東西, 不過挺好吃, 感到意外.
凍咖啡也很貼心, 用了咖啡冰. 但那玩意即使在暖氣房裡也融得很慢, 這時音樂會已完結並清場, 於是放棄冰塊.
我回到大廳拍攝完, 就到屋外去. 入館時問過蠟燭燈的點燈時間, 但今天天氣看來不會點燈了. 只有街燈也好.
拍攝的位置極其局限. 而且雪道不知為何開在不能正面看到美術館玄關的位置. 我的腳架給了irfa當腳台, 插在雪中有比較穩.
我想用閃燈把雪粒照出來, 但才剛日落根本不夠暗. irfa也會過曝. 另外也沒法用機頂魔術臂固定閃燈時又用機頂無線觸控.
然而五點就要關門, 我還要預備時間收拾. 在大雪之中更顯狼狽.
起初我認為這種經驗不足的狀態下沒法拍攝想要的畫面, 於是判定失敗而撤收.
當我在玄關收拾時看到櫃台的接待員出來抹玻璃, 就知道夠鐘關門了. 我對她說請給我一點時間收拾.
但她不單說沒有問題, 更對我說可以隨便繼續在館外拍攝. 追問之下才知道, 閉館時間指的只有美術館建築物, 而美術館外的庭園本身沒有閉門時間.
...這麼說來我確實不曾在外頭看到有鐵閘之類的東西. 經她這麼一說我才發覺. 當然我不肯定閉門後才進園會否變成擅闖私人地方了.
但至少現在搞懂了, 為何會有人拍攝美術館的夜景.
美術館的大門關上, 只剩我和irfa, 還有不知甚麼動物的叫聲. 外頭的景像是海藍色的空氣和密密麻麻的白色綿花中還有青白的街燈.
天色也逐漸甚沉, 於是我把握時間重新整理再出發. 反正沒人我乾脆只把用到的東西都扛在身上搬出去.
大雪之中我用雨衣蓋著相機就直接把它放在雪上. 其他工具也是. 外接燈的電池交換了, 應該能在冷掉前閃幾發.
LED補光燈對我來說是對焦補助光有必要長期照著irfa, 我乾脆把它插在雪裡. 經過這次拍攝我發現它意外地耐寒.
第一次拍攝中無線觸發不知為何沒作動, 原來是有個設定跳掉了. 這次總算可以從irfa後面閃燈.
從後面閃燈的好處就是可以把irfa的輪廓和離自己較遠的雪照出來.
在我準備當中其實背景的藍色也越來越深, 由於沒有多一支腳架作長曝支援, 我只能用高iso收集背景遠處的光.
這個時間拍攝美術館的壞處大概就是玄關沒有夜燈. 再暗一點大概看不到美術館的外觀了.
由於時間和天色關係感覺再拍下去也沒有意思, 而且好像已得到不錯的畫面, 之後再靠後製補足吧.
這時讓我有了三訪雪之美術館的念頭, 而且要是冬天. 冬天才能一睹真正的雪之美術館. 今天就當是我的雪中外拍的練習累積經驗.
希望下次能直接駕車來. 但前提是希望雪之美術館能再撐多幾年...看工藝村的另外兩館, 就對它的前景感到不安.
我慢慢收拾並離開工藝村的用地. 停車場一架車都沒有. 要不是趕巴士我會停下繼續拍照吧.
到了高砂台入口剛好有架芦別線到站. 原來同區間的話中央巴士的車比道北巴士便宜...


我想冬祭閉幕禮已經開始了, 大概趕不及去看煙花. 我在離開前最後一晚回到氷点橋上拍了一下旭川駅的夜景.
其實我很喜歡從橋上眺望的這個旭川駅景色, 尤其是這鋪滿白雪的冬天夜晚, 感覺很寧靜. 雖說身後的交通量都挺繁忙.
接著轉個頭就去找晚飯的店. 目的地好像是在買物公園的四条還是五条, 於是步行過去. 找店中途看到最後一顆煙花.
我找的店是一家叫自由軒的定食屋, 是間開在不起眼的小巷裡的昭和老店. 進去就看到三桌和一個客人.
只有這一人客是日本人. 其他都是外國人...我想原因是前年電視版的孤獨的美食家的新年北海道特集令這店變得有名.
在和店主寒暄中也得知外國人之多令他感到頭痛, 因為語言不通. 但看店主仍然一副開朗積極的接客樣子就知道他很有心力經營.
劇集中的炸魚和蟹肉可樂餅定食有變成真的菜單. 我本來也想點, 但賣光了, 殘念. 於是點個定番的炸豬排.
用的豬排脂質比重很平均, 每一塊都可分到一點脂肪. 而且現炸上碟夠香脆. 但醬汁只有王道炸豬排汁這點是比較遺憾的事.
這間是我第一間找到在買物公園一帶不是拉麵也不是居酒屋但會營業到七點後的店. Misdo除外.
吃飯後走到店外, 身體又開始冷下來. 其實搞不好是待在暖和的地方太久身體來不及適應.
我最後打算拍一下買物公園的聖誕樹, 要以旭川駅當背景, 前景是irfa. 即是說是在街道上拍irfa.
當然對於一個曾在疑似假日的下午的都心週邊的市民公園兼觀光地拍娃的人來說, 旭川的主要街道人流根本不算甚麼.
但我決定先在Misdo坐一會等晚一點才行動. 因為同樣出來拍照的觀光客仍然不少, 不想有太多人類入鏡.
最後等到快十時才開始拍攝, 這時又有準備移除冰雕的整備車前來, 很快又走掉.
目標只是要拍一張回頭看的照. 代表我們快要離開旭川. 沒快門繩要做對焦真的很不方便...去到札幌就買一個.
我很快就撤收了. 因為LED燈長時間維持40%以上的出力, 消耗很快. 雖然耐寒但續航力不高.
還有行李要收拾, 於是回到旭川駅打開儲物櫃後就回酒店.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