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 空氣還是一片淡淡的藍色, 其中卻有混著會動的小白點. 是在下雪.
吃過早餐後我原本打算回房間取回外套和背包就出去, 但看到玄關外頭正在細細飄著的白雪, 我突然有鼓莫名的衝動走到外面去.
走到門外, 我看著天空, 用手盛著那幾顆從天而降的白色小綿花, 心中想著的只是, 這就是雪啊...這應該是所謂初見到雪的興奮吧.

今天第一個點是旭山動物園. 前兩次來旭川我都沒去過動物園, 這次特地到訪為的是冬期限定的企鵝散步.
雖然三連休中應該會有不少人坐巴士去動物園, 但我又不想提早坐開園前第二班車到門口等開園, 於是先在旭川駅週邊打個轉.
位在車站南邊的北彩都花園, 夏天是擁有一大片草地的廣闊休憩空間, 在冬天則是白茫茫一片.
我沿著前人的足跡爬上那有一米高的積雪, 一步步走近忠別川. 原本是單車徑的地方現在明顯有被壓過, 還有一些滑雪板的痕跡.
雖然只是在車站和民居中間流過的一條普通河流 但由雪和樹枝交織而成的白和褐黑色的景像, 配上穿插在其中的流水; 簡潔, 有力, 而且美麗.
這可以說是我初次看到的雪中的自然景像, 看得我入神. 本來還想登上氷点橋從高處欣賞流水, 但突然雪又密起來.
這時我拿出手機看一看, 原來快到我目標的巴士班次, 唯有先回到巴士站了.
回到站頭, 人龍長度遠超我想像. 但這時發現巴士塞滿一架開走後即時會有另一架開過來載客. 而且是在旁邊待機的空車.
這麼說...時刻表班次這麼疏其實不是因為資源不足, 而是刻意弄成這麼疏的吧? 北海道的車社會化或許這也是一個要因.
不過人多到來了四架車也輪不到我. 原本應該是乘41號巴士的結果變了42號動物園急行.
還好有位子可坐, 就這樣到達旭山動物園, 可是還要排隊買票入場. 三台售票機壞了兩台...怎麼搞的.
入園後直接跳過所有園區找位置看企鵝散步. 因為開場已有十多分鐘已經一堆人佔了位置. 還好我能站到散步路線的折返點.
前面還有一排人, 我把腳邊的雪收集起來, 堆起再踩平, 好不容易弄出一個小踏台站高那一點點.
未幾聽到前面遠處的歡聲還有飼育員的解說聲, 就知道企鵝們正慢慢靠近. 從遠處就看到牠們一跌一撞的走過來, 有的乾脆用肚皮滑行.
曾經在登別看過的企鵝雖然也很活潑, 只是這些國王企鵝在寒冬中感覺又有正因為是冬天才能散發的活力. 例如趴在雪中滑行又撥雪的樣子.
可能一直在密密下雪的關係, 今天雛鳥沒出來散步.
看過散步後, 我先從企鵝館開始逛. 總算在企鵝館看到那體型比成鳥還要大隻的雛鳥. 還真的很像奇異果. 然後雛鳥被成鳥圍著拍打是怎樣.
之後又逛了幾個不同動物的展區. 我主要是想看冬天的動物, 尤其是北海道的本土動物. 例如蝦夷梟, 丹頂鶴之類.
丹頂鶴其實是其中一種我很想看的動物. 雖然初見只是在動物園裡, 但有朝一日我想到道東去看野生的.
說起來今年的雪miku的形象就是丹頂鶴...但我可無緣看到雪miku像, 因為我犠牲了札幌雪祭換來待在旭川.
總之, 貓頭鷹好可愛. 然後我在白貓頭鷹的籠子前面初次滑倒. 大概因為很多人踩過這外圍所以都變冰面了.
狼和狐狸一類都一直在睡...不過看到牠們睡得香甜我也很能放鬆心情. 唯獨浣熊從頭到尾都沒停下來過.
今天途中還突然多開一場企鵝散步, 但還是沒有雛鳥. 這次我沒駐足觀看, 只見企鵝回程時甚少人圍觀.
我在快要舉行最後一場散步的時間才離開動物園. 天空漸轉晴朗.
不過晴朗的天氣並沒有持續很久, 到我在轉巴士前往旭川冬祭會場途中又開始下雪了.
旭川冬祭我所知的只有招牌的大雪像舞台和冰雕大會兩個項目, 但其實也有雪像比賽之類的項目的.
只是這祭典台上唱著演歌, 台下則是雪橇滑梯一類的親子活動, 老實說, 真的很有地方都市市民慶典的色彩. 而且的確是這樣.
所以對我來說比起雪像和各種活動之類, 周邊的市街地的冬景色還比較吸引我. 還有下面的飲食攤檔.
但是正當我打算從大雪像上面拍照時我拔不出相機來. PD的Capture安全扣動不了. 我猜想原因是熱漲冷縮.
之後我進到會場的休息室內, 總算把相機拔出來了, 似乎是安全扣結了冰. 看來二代目不適合直接接觸雪...
就這樣我回到通常行程去, 找東西吃. 在雪中吃著熱噴噴的火炙芝士配豚肉還真美味, 也冷得很快.
後來我稍微離開會場到一個能遠觀旭橋的位置. 但是...道路除雪沒包括展望台的部份, 走不近. 既然是橋為何不裝暖管呢...
而且遠看冬祭會場的整備設施都放在旭橋底下, 擋到風景. 更惡劣的是風雪越來越大, 遠處的景物都變得朦朧.
好冷. 我身上的裝備雖然能抵禦零下十度的氣溫, 但在這風雪之下我相信體感絕對要更冷.
於是我回到冬祭看台去. 這裡的風沒有橋上面那麼強. 我轉進常磐公園裡頭逛, 沒甚麼特別. 除了見到人露營還點營火之外. 他認真的嗎...也太猛.
因為好像沒甚麼吸引到自己的東西, 最後我在旭橋旁邊的會場入口處拍了張旭橋的夜景照就離開了. 又冷又餓.
技術上夜景拍攝一般會用較低的色溫值, 但是在雪中拍攝如果配合閃燈則可拍到雪花飄下的景像.
由於閃燈色溫較高, 要成像較為順眼需要在前後景的色溫中作取捨才行. 尤其背景有街燈等人造光源的時候.
不過我覺得冬祭期間拍旭橋還真挺難構圖...總是攝到儲備雪堆或工程車. 或許要從橋北面拍過來才行.

但我懶得行到橋的北面, 於是回頭就到街上. 好冷好餓, 拿在手上的ilohas的藍靛果味水也開始結出冰晶了.
天氣這麼冷去燒個羊肉應該很痛快, 於是去了一趟大黑屋, 但很多人和我一樣想法. 待合室裡坐滿人, 我就在這裡取暖一會.
看來要等很久的關係我轉戰串鳥. 上一次吃是初訪北海道時在札幌的支店, 這次是旭川的本店. 但似乎每個市都有間本店.
久違的各種串燒吃得很滋味, 只差所喝的不是生Classic. 然後第二杯想點蜜瓜sour卻變了檸檬sour, 酸上加酸.
天氣好像穩定下來了, 但是, 不知為何吃過飯後感覺反而一整個由體內冷出來. 我在外頭待了一段時間, 寒冷感覺總算消退一點.
我想我要讓身子暖起來的話我需要一些會令自己血流活潑起來的活動, 例如拍照. 於是我打算去昨晚找到的地點拍irfa.
作為我到達日本後的初外拍. 也是初次的雪中外拍.
昨天在七条通這個公園找到這條燈飾隧道. 心想應該可以當成拍irfa的練習, 於是來看一下.
人流並不多, 可能今晚比昨晚要冷很多. 而且正當我在準備途中又開始下雪了, 還是挺密的那種.
說真的有點難拍, irfa只能站地面的關係只能在站前一點再離遠拍攝, 但合不了焦. 這時我就想起自己沒帶快門線了.
要近拍難免要轉用廣角, 但用廣角得不了想要的景深. 弄了很久, 想不到甚麼構圖. 而且因為太冷了閃燈的電不能正常運作.
這時才想起要買暖包. 苦戰了個多小時終於決定要離開.
想不到第一次雪地外拍就是大雪之中...這對初心者來說也太嚴苛了.
於是又順便經過seicoma...買雪糕回酒店吃(ぇ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