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ブログ
2025
07
[PR]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外拍


突然有空, 於是去外拍.
其實旅行後的反動還沒完全消退, 不過想著難得一天平日有空於是照樣帶著ixra和兩機出去.
地點是某個有水池和杉樹的公園.

雖是這麼說, 水池貌似正在維修因而乾涸了, 加上今年天氣弄得杉樹的葉黃得不齊整, 觀感有差.
我主要是來試拍IR的就沒理那麼多, 只是公園設施整體來說保養得並不很好. 而且畢竟是冬天, 綠色成份始終比春夏來得少.



研究了一會總算勉強想到怎麼拍. 但是...才拍了一點350D就說沒電了. 原來我拿錯壞掉的那一顆電池.
還好今天也有帶7D來, 不然真的萬事休矣. 不過記憶卡我只帶了350D的份.


今天來拍IR遇到一個電量以外的問題, 那就是我無法拍攝後確認成像.
原因是350D那mon老化顯示越來越模糊. 一般來說實照多半是準焦的, 但這是我首次在戶外以IR拍女兒, 還想確認IR散射的問題.
只是矇成這樣子我連是否合焦也無法知道, 更別說散射了. 不過如果合焦的話應該沒問題吧...350D配的是18-125.
始終是已有10餘年的老機, 電子部件老化也是正常. 最近也打算轉用full spectrum, 搞不好換部中古入門機來改會比較好.



考慮到我拍的IR其實是dual tone, ixra的打扮也要有相應的調整.
我發現如無必要, 要避免黑衣. 黑色布料很多都相當程度反射紅外線, 如果背景是植物的話, 就可能會融入背景裡而不夠突出.
其次是如果背景植物的葉太多的確會非常單調, 因為清一色是藍色. 但如果有紅黃色的花朵就能拍出白色.
其實在水邊或多石材的地方拍攝會比較理想, 不過好像沒有那麼多這種地方...

根據之前的室內測試, IR底下的ixra和irfa只有唇色濃度有差別. 於是要判別她們得靠她們胸口的刻印...
其實兩姐妹神情也有微量差異, 但大概只有我自己認知得到. 其餘的就是整體氣質分別了, 這則是主觀感覺問題.
這套裙子對上一次是由irfa穿去旭川雪之美術館. 雖然也有純白的衣服可穿, 但季節感有落差.
不過太白的衣服又會和膚色連起來, 不好後製. BJD在紅外線照片中似乎顯得比人類皮膚還要白.
另外本來還有帶著在橫濱用過的毛披肩, 只是披著那玩意又看起來太冷了.




7D自從東京回來後都沒充過電, 卻能一直捱到日落, 反倒350D已經不行了.
人工湖的瀑布也停止流動, 所以沒必要再留在這. 在回家前我繞道去了海邊, 看看這附近有沒有位置拍攝貨櫃碼頭.
不過看來還是得突入南面的工業區才行...避風港一帶或許會比較理想.


追記
後製一輪後總覺得色彩對比有點不對勁. 主要是背景的. 不知和機齡有沒有關係, 畢竟數碼時代, 老機的解像力或許不夠與現在的機種拼...
另一點是還在苦惱要怎麼著色. 有關IR拍人像的參考不多, 當中提到false coloring技巧的則更少.
雖說扒一下youtube其實也有一堆false coloring教學, 但多數是以可見光照片為素材. 利用IR照片的教學至今只看到數個.
其實當中也看到一個有趣現像, 就是西方攝影師會傾向膚色雪白的dualtone人像照, 或直接輸出;
而亞洲攝影師則傾向用720或650機種做channel swapping後以false coloring還原膚色.
不過這個和我沒太關係就是.
PR
F Dropbox
去年9月時Dropbox宣佈拿掉public folder功能. 相信對很多人來說是個噩耗.
Public folder最大的利點不是在於它會自動檔案分享並製造連結, 而是他的連結能直接在製作網頁時使用.
例如這日記除了圖檔, 所使用的icon font和lightbox的資源都是放在dropbox那邊.

連結被斷掉的話, 大抵這版面也被廢了一半.
圖檔和lightbox其實搬回忍者blog裡儲存就好, 只有字型沒有辦法. 忍者blog的file server不辨識otf...
不過我沒試過woff能不能用就是.

另一方面, 從消息流出半年來也是到最近才發現bitbucket可以掛靜態網頁.
不過GIT我不太懂用...要完全回復版面外觀或許要多點時間.

然後好像還有些sc4的screenshot是放在dropbox, 不過那些好像不是放public folder, 應該沒問題吧...
2017.01 東京行 Coda
與其說感想, 不如說檢討. 感覺這次真的在很多方面準備不足. 首先旅行日數和相應行程的安排感覺不太協調.
畢竟近年的旅行只有這次是短遊, 而且日數連前三次的一半都不到. 似乎以往旅行行程的思維無法用在這種三四天的短遊上.

我想如果以後真的再有短遊的機會, 那就有必要把第一天的行程遇得更加輕鬆, 而且要想辦法另自己進入旅行mood.
其實精神狀態大概是最影響自己進入各種mood的因素. 雖說我傾向乘紅眼航班, 但其實機上我睡得不會太好.

在拍照方面這次越看越感到遺憾. 最明顯是在晴海我沒有臨機改變主意試著讓ixra在乾涸的水池上取景, 而選擇去了淺草.
這令我反思其實自己究竟是為了跟著既定路線走完成行程而作出記錄, 還是為了拍照才擬定行程路線.
或許今後每次出遊都要反覆思考這問題, 避免自己再下意識重複這一次的失誤.

不過說起晴海的事, 我還想起其實有可能即使有留下拍ixra也未必成功.
經過這次三天拍夜景我可以好肯定現有的腳架不能應付我的需要了...還有娃架也是.
現在這腳最低高度也有40cm, 算到快門的高度大概是43cm左右. 我在台場好不容易才能以不穩定的方法把腳架高度降低.
但那是因為地下是沙子的關係, 如果是硬地可用不了這招. 所以在橫濱我被迫放棄了幾個取景點.

當然放棄往川崎和我的腳架沒有甚麼關係. 回想起來除了第一次的室蘭計劃外, 其實另兩次的工場夜景行都是以一個順道去去的心態來規劃.
於是就這樣得出"(堺市)腳痛不去" "(川崎)太晚不去"的結果. 可能因為我一直都有"工場拍攝點都是有車才方便的地方"這樣的事前認識.
說真的這在很多個工場地區的確是事實. 相對來說川崎已經是交通最容易的一區吧, 只是九時才起行過去也實在太晚.
大概只能在計劃行程時把工場和彩虹橋之類視為同等的存在, 讓這些地方佔用同樣的時段, 否則不能從根本解決現狀.


另外有一個不算很大的問題, 就是背包並不能完全放進underseat空間. 那邊原來只有約45cm闊...而背包大概50cm高.
以後要多注意...尤其選airline的時候. 據說有些airline要求隨身背包要完全塞得進underseat.


最後是今後要處理的課題.
第一是裝備的進一步輕量化. 其實我正考慮放棄7D改用較輕盈的機身. 或許是80D之類的吧.
一直以來我都執着於CF卡這點之上, 但看來再不放棄的話我就只能反過來朝重型機的方向去了.
但要不要轉用無反暫時還沒有定案, 畢竟比起看著LCD我更喜歡看angle finder. 7D的live view我從未用過.
鏡頭方面...由於沒有代替品, 所以根本沒有考慮空間. TAMRON鏡不是我的菜.
然後要放更多時間研究腳架. 看來今後還是會有很多帶出去的機會.

不過旅行上的課題最重要的我想應該是怎樣調整自己的心情和加快進入狀態. 不過mood這種東西還真不是說有就有...
2017.01 東京行 Day.04
◆御徒町→上野アメ横→浅草→東京SkyTree→アメ横・御徒町→羽田空港→現実


more
2017.01 東京行 Day.03
◆御徒町→横浜駅→臨港パーク→汽車道→赤レンガ倉庫→横浜人形の家→山下公園→大桟橋→みなとみらい地区→御徒町


more
2017.01 東京行 Day.02
◆御徒町→門前仲町→葛西臨海公園→東京駅→上野・御徒町→浜松町→有楽町・東京駅丸の内口→御徒町


more
2017.01 東京行 Day.01
◆香港→羽田空港→築地場外市場→日暮里→秋葉原・浅草→お台場→晴海埠頭→浅草→上野・御徒町

20170123_f01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