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通勤電車有多恐怖應該沒多少人不知, 要避開那地獄只能選擇於人潮過去的九時後或人潮到達高峰前的早朝時段移動.
今天早上要去葛西臨海公園, 我選擇早朝移動. 但實際上因為多睡了一小時加到了地鐵站才發覺沒帶電話, 結果七時許才步入電車.
我研究了幾條經路, 最後選擇以大江戶線到門前仲町, 再從最近的JR越中島駅乘京葉線過去. 問題就是大江戶線的人潮.
就我所知門前仲町開始會一堆人下車, 但不知之前有多少人上車. 不過有備無患, 我先把背包放下並放到人流撞不到的位置, 有驚無險避過了両国和森下的人流壓迫.
我怕ixra也斷指...
想不到大江戶線也這麼多人, 可能因為車體較小吧. 特地跑來門前仲町其實是想吃早餐, Misdo. 因為各經路只有這裡有分店.
最近的巧克力系列很有興趣, 於是跑來. 因為太久沒吃甜甜圈, 一次就點了三個, 都是這系列的. 有棉花糖的兩個味道很濃厚, 令Danish風那個反而沒甚麼看頭.
然後當然是定番冰咖啡. 即使是冬天也沒有喝熱咖啡的衝動, 室內太熱了. 老實說暖氣開弱一點不是更節電嗎...
吃完再走錯路繞了個小圈後總算到達越中島駅然後在葛西臨海公園駅下車.
由於通勤主流是向東京的關係, 這邊倒沒有壓迫情況. 只是依然很多上班族在這站下車, 我還以為這一帶只有公園和住宅.
平日的早上的公園, 理所當然沒甚麼人. 而我來的目的是看水仙花. 對, 中國的新年年花之一的水仙.
其實是擬行程時突然想起日本水仙是這個時期開花, 於是找找容易到達的賞花點, 結果就是這裡. 要是時間多我會直奔千葉的鋸南町.
平常新年看到的水仙, 不是自己家中有一盤裝飾, 就是市集攤檔有一大堆水仙盤擺賣. 在日本則會看到一整片的球根種在地上.
本來打算最後一天才來的, 只是當日早上很大機會陰天, 於是改在今天來. 少了兩天等開花, 但我想應該不會差很大.
今天公園的摩天輪貌似是定休日, 更顯閑靜. 在路上經過水鴨棲息的水池, 水面有一層開始碎裂的薄冰. 因為深夜氣溫可是零下.
鴨子有些直接坐在冰上, 也有站在水裡的. 還真悠閒...
我來這裡時花田沒有人, 只有一兩個來散步的居民. 花田有很多個, 但開得較盛較密集的也就兩三處.
當然我拍的景象不用很廣大的花田, 這就可以了. 於是我選了其中一塊就立刻開始了. 管理員經過卻沒管我.
題材繼續是ixra的旅行. 實際照片數量不太多, 我想是因為花了太多時間在拍她和花的近接shot. 想試拍廣角shot也吃了時間.
不過幾個shot我都滿意. 只是比較大的問題依然是沒有柔化太陽光的方法. 那塊反光板會直接擋掉陽光, 影子又不好看.
而且ixra能站的位置有限制, 比較多花的那一邊地勢連立架也用不了, 但ixra又不夠高.
勉強試站結果是ixra倒下手都沾滿泥巴. 還好旁邊就有廁所可做清潔.
大概這邊可以給我磨足一整天, 但我只預留了上午的時間. 不過看太陽陰影就覺得這塊越來越難拍, 於是收拾起行.
沿路到達相信是公園最高處的展望室. 這是一個現代風格的玻璃盒子, 不過裡面暖氣太強, 我只在裡面拍了張富士山遠景就出來了.
而賞富士也是在外面的平台進行. 這幾天天晴, 是賞富士的最好時機. 其實這應該是我第一次賞富士.
後來又看了一下同期正在開花的白梅和蠟梅後就轉回去車站, 這時我的目的地是要先回酒店一下.
昨晚有事先問過, 才知道只要那個不用清潔的牌子有貼出來就可以三時前進房. 其實我從函館初宿SH以來就有這疑問...總算搞清楚了.
因為ixra日間的裝束和夜間不太搭, 於是想換一換. 這時間我就直接從東京站轉車回去. 順便在東京站買個便當回去吃, 省得煩.
不過找那間駅弁屋找了很久...人多實在不易找路.
回去最優先事項是幫ixra換衣服. 然後才開始吃便當. 這個是明石名物的たこ飯. 其實是想要那個甕. 不過那條章魚足也不差就是.
總之不太想花太多時間留在酒店於是處理完這兩件事就離開, 只是離日落還有點時間, 於是先去アメ横把土產事項搞定.
正午前後我能做的也只有這些了, 如果再安排觀光我怕會影響日落時份的活動.
離開上野駅到達東京駅依然有點時間, 又再到東京駅地下街去, 也是土產事項. 然後再出發到浜松町.
十年前初訪東京的時候我曾一度往芝公園看東京鐵塔的亮燈. 當時沒有甚麼攝影技術, 現在也沒進步多少.
十年後的今天情報搜集變得方便, 能知道更多觀賞地點. 如果說從較高位置看鐵塔的話, 最接近的不外乎六本木Hills.
不過六本木Hills的展望台對腳架的規制可是曖昧得很. 今天又正值冬季燈飾期間, 感覺用腳架會被阻止.
於是我選擇往較少人去的浜松町某大廈, 這邊明言可用腳架.
當然有寬容就有相應規制, 腳架以外的攝影器材的限制很明確, 對於攝影者也算是好事吧, 可以事先知道要怎麼準備.
我到達時還有一小時多才日沒, 已有一堆當地人佔好位置等待了. 外國人除了和我一起上來的一人外倒沒幾個.
雖說這邊對器材規制很明確, 但對題材倒沒怎著墨. 即使ixra已經爬出來讓我拍日落, 管理員從後走過看到也沒阻止. 其實我確認過曾經有人在這拍娃.
不過為免太過火, 基於規則我就避免使用反光板, 所以在這大背光狀態下有點難拍. 於是邊和ixra試鏡邊等日沒算了.
上來就發現富士山不見了, 隨著陽光漸弱就能確認富士山和太陽很接近, 下午時份強光會把山影遮掉.
我站的位置見到的富士和鐵塔距離很遠, 同時入鏡會看不到富士. 其實真的要拍富士和鐵塔應該早上來. 早上的富士會很清楚.
看著建築物的燈光漸漸亮起, 就覺得鐵塔的光真的好突出. 在週遭的建物的冷色調中顯出強烈的暖色.
這時我開始想究竟要怎麼夜照...這展望室幾乎沒有室內照明. 如果我打燈的話會在玻璃反射看到, 而且燈不能太強, 免得影響人.
最後把燈光減弱並包在ixra的保護墊裡, 總算做出一個沒那麼耀眼的光, 只是仍然會有玻璃反射, 這下只能靠後製了. 還好我站的窗只有我一人.
管理員巡邏也會把手電筒長期亮著, 那個比我的更亮.
試了幾輪, 發覺只要讓ixra看出窗外就可以利用街上的燈光照明, 配合長曝就能得到足夠的光照亮ixra.
只有一只窗其實沒甚麼好拍就是, 於是拍了兩三個shot就收手. 而且不能碰窗戶嘛...不然也想直接讓ixra倚在窗上看下方.
其實有感ixra她們用了立架後反而限制了她們的姿勢...每次用立架幾乎都是清一色站著稍微提起其中一隻腳.
不這麼做的話不是平衡不到就是支柱完全露出來.
再拍一點普通的夜景就去吃晚飯. 剛好附近就有間吉列炸牛, 牛カツもと村.
京都吃過一次後挺喜歡這種料理, 於是在東京找別家再吃一次. 多少還是會有點比較就是. 例如京都勝牛有蛋汁沾肉吃, 這邊則有山藥泥拌飯.
另外這家的牛炸得比勝牛還生. 但店有提供一人一石爐烤肉. 個人覺得肉生過頭就會韌而且肉味出不來, 於是稍微炙個一兩秒就剛剛好.
如果要吃生的還是熟成肉或上質品種比較好...香味比較濃.
最後只是打算在東京駅一帶拍點夜景照就回去. 在有楽町駅下車見到bic camera, 又看一下有沒有peak design的東西, 還是沒有.
不過現在用capture把相機掛在相機套背帶上也習慣了, 其實沒有背帶也不是問題.
其間經過東京國際Forum, 這是我原本排定的日間拍攝地, 但被葛西取代了. 之後來到東京站丸之內口那邊, 工程還在持續, 只能一邊移動一邊試拍.
其實也沒甚麼特別的, 拍完就進站把土產取回, 然後回酒店而已. 倒是今晚要去買超能膠...ixra的鞋跟破了.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