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來實際試玩一下S013A=30/1.4A和LED燈的組合, 同時幫這鏡調焦.
實際上燈和dock到手時間比鏡頭早了一個星期的關係, 在這次前我還有拿ixra來試燈.
ixra這張標題是"南半球". 我想是指甚麼應該好明顯...沒辦法這件就只是剛好這個長度.
簡單來說大概30-50cm距離的話25%出力已經可以用到ISO400 f8 1/50這種可handheld的設定.
這其實已很足夠了, 我都沒想過可以用ISO100 handheld去拍攝. 除非我真的用到f2或更大的光圈.
至於色溫, 在室內沒有其他光源的情況下用5200~5500K會比較對口味. 室外可能要用低一點了.
前文提到我因為覺得f2.8入光量不夠而買了S013A, 不過個人還有另一個想法: 不怕拿在手上沒到用, 只怕到用時沒在手邊.
不過比較起來最主要另我選S013A的原因還是焦距. 我也曾經用過定焦的50mm和40mm, 如果還是覺得太zoomin.
後來我把守備範圍設定成24~35mm的鏡頭, 但相信28或30mm會是我的首選.
因為最近多用了所見即所得式的構圖方法, 尤其是在即興或各種試拍的時候.
28~30mm乘上crop factor後較接近人眼視角, 相信會比較切合我這種拍照方式.
篩選過後剩下來的鏡頭的有幾支 : Sigma 24/1.4A(015),30/1.4A(013),35/1.4A(012), Canon 28/1.8, 35/2
但, 首先就篩掉了Canon兩支. 最主要是供應問題, 而且28是老鏡頭, 光學結構總覺得會落後.
然後再篩掉S015A和012A. 因為體積和重量問題. 當然質數絕對是這兩支比013好...尤其35/1.4網路上也是大好評.
最後剩下來只有013A了. 還好我沒想過要轉用fullframe.
開箱後最初我做的是用量尺做了個簡易測焦台, 然後根據dock給予的對焦距離數據, 立起腳架進行測焦.
但不太順利, 焦點飄移得很嚴重. 起初我以為這顆鏡頭是中了標, 還在想要不要拿回店家換.
只是我換用一些對比較強的位置對焦就沒有問題. 例如是物體邊緣之類的分明線條.
搞不好只是量尺的對比較為平坦以致測距不準.
於是我改用racing miku 2014的figure的眼睛和一些印刷品來簡易測焦和調焦.
後來我又直接對準irfa眼頭試試看, 發現調整過後這支在0.3~0.4m的測距基本是沒問題的.
但在接近0.6~1m前後只要是對irfa的眼頭接近80%機會飄焦. 但對眼尾卻沒問題, 只是明顯焦點移前了.
大概對於這鏡頭來說irfa的眼頭並不是"對比分明"的位置.
而距離在0.7m時對焦方格已覆蓋接近半隻眼晴, 其實眼角在這裡佔的比率也只是很少, 我想也是造成合焦困難的原因.
大概這時只要換對鼻尖或瞳孔就可以了, 說到底這只是我的對焦習慣的問題. 我都習慣對準眼頭或人中.
總之現時只能在房間裡測試感覺數據不夠充分, 還得大到室外日夜試. 可惜最近都不怎有空.
又話說回來18-300在接上dock更新firmware後, Lightroom能讀到鏡頭型號全名. 但013A卻是寫著30mm.
看來要找個方法自己修改EXIF. 我並不太懂鏡頭資訊寫入EXIF的過程就是...
irfa最近都是穿某件毛衣當部屋着, 但現在可能會改穿這件一陣子.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