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ブログ
2025
07
[PR]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紅葉外拍
20171227 : 秋 20171227 : 秋 4 20171227 : 秋 3

去年沒去拍紅葉, 一來人多二來有其他予定, 但今年卻又突然有那個雅興去拍紅葉.
嚴格來說今年是拍女兒在紅葉底下, 記憶中這是第三次. 不同的是今年有了腳架+立架應該會比較易處理...吧.

我始終怕人多, 於是選擇平日的早上就來. 但看來我還是不夠早, 而且似乎對很多人來說今天仍然是假期.
我還遲了半小時出門. 一開始沒去找計程車直上山道入口就是個失誤, sad.


感覺很久沒試過背著一堆東西爬斜坡, 有點不夠氣, 但總算一口氣到達目的地.
趁涼亭外頭人還沒很多於是先在較空的位置把腳架全開再把ixra放上去.

由於我拍娃第一要求就是不能拍到人類或人類的身體部位(我的除外), 於是必須low angle避人.
如果以較遠的紅葉作背景就可相對把仰角調底, 但要配合長焦. 站太遠會難以補光, 因為我都逆光拍攝.

記憶中有一部份楓香樹長得比較小棵, 易於拍攝. 其中有一棵沒有變很紅, 於是我大部時間都用這棵為背景.
由於逆光拍攝也要看光的角度, 於是時機理應要抓得很緊, 但問題是人多就會有等人拍,讓位,甚至有人跑來和ixra合照之類的情況.
而且調整ixra位置也會再花一點時間, 老實說很難真的抓到好的時機.

這棵樹的葉之所以不太紅是因為它大部份時間都在其他樹的背後, 日照較少.
在這棵樹粘著了好一陣子後因判斷光的角度不太拍到我想要的照, 於是放棄.
我想要的是光和影子落在ixra身上時背後又有紅葉, 而且ixra是面向鏡頭. 看這山道整體環境似乎早上才比較有機會.

離開這棵樹後我原打算提早回家, 但卻向了反方向走到楓香段的盡頭.
盡頭有棵較大的樹, 因為這位置日照好於是向道路的一面比較紅, 但轉去後面是黃色的.
於是我都在後面拍. 而且後面地勢較高易於避人.

據說今天晚上會多雲, 而黃昏時份也開始有一些形態很好看的雲朵.
我讓ixra回到背上後就轉個位置等待日落, 奈何遠處的雲層很厚, 今天應該沒有甚麼看頭, 於是撤收.


不知怎的, 看到旁邊在拍model和cosplay後總覺得自己在構圖上運用各種技巧的功力...大有不足, 而且沒有進步.
雖然並非是我偷看到他們的螢幕, 但當他們在旁邊溝通那一堆文字羅列傳到自己耳中時, 我就突然有了這種感覺.
可能我過去都習慣於完全依靠直感構圖, 於是很多時都是拍完才留意到有些細節被我忽略了.

然後今天雖是平日, 但人流我覺得比前年來的那個星期六還要多人.
可能前年時期比較早也是一因, 但如果人繼續這樣子增加我還得考慮要不要再來...
例如從拍攝難度和回程等車時間這兩點來想.
PR
夜外拍

20171206 : Pinky 320171206 : Pinky 420171206 : Pinky 5

近年多了聖誕燈飾外拍這活動, 今年也不例外去了離家最近的大型購物中心的拍燈飾.
不同的是這次只帶定焦, 分別是S013A, 50/1.8, 85/1.4三支. 好重...
重的原因是今次除鏡頭之外還帶了一些次要裝備, 令行李更重.

考慮到主題是粉紅色於是帶irfa來. 這就剛好, 反正二月的北海道行就是和irfa一起, 可以當成預演.
亦因此主要還是以S013A來拍攝. 至於85/1.4雖然有用過, 但始終人太多不好運用.

上次event後的夜拍留意到單手拿機的手震影響後, 這次就想了個辦法: 用flex arm連接燈和機身.
但是手頭的flex arm是便宜貨而且熱靴側要用很多轉接螺絲, 因此很容易在機頂部份鬆掉.
角度只是稍微tilt down也會整條轉下來...這根本不能用. 看來要找現成已經接好熱靴扣的.

S013A的對焦準繩度問題, 現階段來說還沒找到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法.
雖說只要對焦時把補光燈出力提高一點就能抓到焦點, 但這樣按來按去本身也是個不便.
不過, 我想以handheld為前提的話應該很難有更好的解了. 還是腳架安定, 把相機掛上去就可以慢慢調.
只是這裡又考慮到irfa要站在腳架地台上面的情況. 這樣的話就根本沒有腳架給我定著相機調MF了.

說回場景可能因為主題關係, 感覺比往年多人. 我已經趕在某電視節目報導前來了.
整體看上去其實感覺還好而已. 很多位置的燈泡藏太深都不夠閃爍, 感覺不太夠力.
結果我拍到的東西都不是我事先構想好的東西. 例如我根本沒想過要拍中心的大水池...

另外這次也有特地準備bokeh filter.
測試栽好的卡紙時我留意到viewfinder的黑角, 以前在50mm時倒不會看到這種大面積的黑角.
之後我拿起分別把同一個大小的圖案栽出30mm和85mm, 加上以前放著沒用過的50mm版本, 做了個比較.
結果總算弄清楚了一件事. 焦距越長時, 因為畫角會收窄, 於是近處物體所能觀測的面積會越小.
換句話說假設洞的大小沒變的話只要加長焦距就能避免拍到卡紙邊緣所造成的黑影.

因為30mm畫角較大, 於是比較容易拍到邊緣. 如果不換焦距就只能開個更大的洞.
洞的大小又會影響成像裡圖案的大小(佔畫面比例)和入光量. 而且這洞又不能比光圈物理孔徑大.

搞到這裡我似乎明白了為何一堆網上教學都強烈建議用50mm鏡頭.
因為現成的50mm定焦鏡, 在體積(=孔徑=圖案尺寸上限)和畫角(=黑角量/圖案尺寸下限)可以取得比較好的平衡.
我整晚唯一一個bokeh shot是用30mm拍的, 但在此之前我拍了4個不同孔徑最後才決定要選用哪個拍決定版.
另外這次只準備了心形. 如果是黃光我會用星形, 藍光會用雪花. 這究竟甚麼鬼既定觀念.
要說為何只有一張是因為當我開始拍決定版時才發現只剩20分鐘就收場. 人多自然花很多時間避人.


說回irfa因為全身只有黑白色才決定用有顏色的wig. 這個才第二次用, 但髮質開似有點不行了.
其實這款對我來說並不是合格的白色, 但晚上冷色溫應該不大影響. 太陽底下拍的話我就不會拿來用了.
是說上身其實是連身裙不過總覺得下半身太短, 於是才套裙子. 而且布質比想像中薄和透光. 還好是夜晚...

其實想多點去外拍, 但這個秋天時間不多, 二月又有旅行. 或許一月真的要勤一點郊遊活動一下...
Dollism Plus HK

20171126_sdf0220171126_sdf0320171126_sdf04

這次應該是歷年在場內時間最短的一次娃event了. 主要原因是我很遲才進場但又希望和往常一樣時間離場.
另一點是基本上我這次有明確目的, 要找某家商業dealer有點事要確認, 於是意識就很自然的把其他dealer的優先度排到最低了.
對, 是比離場外拍還要低. 而且認識的人好像都沒在場, 更加省了聊天時間. 因為準時離場是最優先的, 我也沒特地找人就是.

然後很趕的直接召計程車到外拍位置. 因為往會場時看到天氣比預想中好得多, 夕景看來會不錯, 於是想早點到步就位.
不過今天要盡量輕便於是沒帶腳架和10-18在身, 除7D外只有S013A和LED燈, ixra也是輕裝.

簡單點來說就是想試試handheld夜拍. 不過夜幕還沒降臨, 就先找個位置拍拍夕陽.
只是沒腳架真的很大限制...指的是ixra的位置, 這裡本來就難取景. 我是想過去對面的海濱長廊, 但碼頭不知在哪裡.

如我所料這支鏡頭在前後反差高的狀態下超易錯照. 但想不到這LED燈用full power補光也不夠彌補對焦問題.
今天帶的反光板是在東京買的忍者反光板, 那是主要設計來拍窗外景物用的, 但因為另一面是白色的也可以當反光板用.
只是效果不太強. 而且50cm實在太大塊不好控制, 似乎下次到東京要買一塊小號的.
雲挺漂亮, 但是這季節的紅霞始終是西邊和南邊的福利. 無奈會場是在東邊.

今天剛好有郵輪寄港而且還沒走, 看來可以用它當燈飾進行夜景測試.
不過旁邊排氣口其實有點高, ixra站在上面的話背景燈光會聚在畫面下半, 不太好看.
最後只能直接在地上把走道拿來當背景, 晚上人流較少較易處理.

今次外拍我嘗試改用針金取代立架的馬鞍部份. 但是相對的支撐部的形狀變得有點難控制, 加上ixra股關節定力不太好, 很危險.
這招看來不太能實用化, 除非找到更好的方法把鋁線造型固定. 不過相比一大個馬鞍入鏡, 只有一條鋁線確實比較好後製.
但我最終目標是在地上取景時讓她們不用站在地台上. 看來還是要找方法入手日本dealer製的天線式立架...

說回來這次夜拍發現要handheld大概最大阻礙不是準焦而是單手拿機導致手震這點.
在家中拍因為通常燈不用離自己太遠, 手臂不用伸直, 因此可順勢稍微支撐相機.
但外拍時拉遠了距離的時候就不能用這招了, 於是要想方法把燈連接著相機. 總不能另帶燈架...

另外我留意到補光燈的對焦用光度要比拍攝用光度要強些. 所以要不斷調整光度...挺麻煩的. 結果還是有腳架較好嗎...


GOSSIP
1. 看起來像是集體杯葛之類的. 嘛畢竟大會上一次才搞出那種奇葩安排, 也難怪.
2. 入手的是nine9的男裝連帽外套. 外套女裝太短而且只有粉紅色, 不太好看.
3. 另有tree的內衣和吊帶襪. 才試穿一下腰部的橡筋縫線就斷開了...彈力已經不夠還要做那麼小圈是怎樣. 還好可以自己補.
4. 對我來說這天的外拍其實不止是例行行事, 更是有減壓放鬆作用的. 明天就要考車牌了.
5. 遲的原因就是今天要上教習所. 但巴士超慢才是重點.
裝備試玩
20171030 : South Hemisphere 20171115 : Lens test 1 20171116 : Lens test 2

今天來實際試玩一下S013A=30/1.4A和LED燈的組合, 同時幫這鏡調焦.
實際上燈和dock到手時間比鏡頭早了一個星期的關係, 在這次前我還有拿ixra來試燈.
ixra這張標題是"南半球". 我想是指甚麼應該好明顯...沒辦法這件就只是剛好這個長度.

簡單來說大概30-50cm距離的話25%出力已經可以用到ISO400 f8 1/50這種可handheld的設定.
這其實已很足夠了, 我都沒想過可以用ISO100 handheld去拍攝. 除非我真的用到f2或更大的光圈.
至於色溫, 在室內沒有其他光源的情況下用5200~5500K會比較對口味. 室外可能要用低一點了.


前文提到我因為覺得f2.8入光量不夠而買了S013A, 不過個人還有另一個想法: 不怕拿在手上沒到用, 只怕到用時沒在手邊.
不過比較起來最主要另我選S013A的原因還是焦距. 我也曾經用過定焦的50mm和40mm, 如果還是覺得太zoomin.
後來我把守備範圍設定成24~35mm的鏡頭, 但相信28或30mm會是我的首選.
因為最近多用了所見即所得式的構圖方法, 尤其是在即興或各種試拍的時候.
28~30mm乘上crop factor後較接近人眼視角, 相信會比較切合我這種拍照方式.

篩選過後剩下來的鏡頭的有幾支 : Sigma 24/1.4A(015),30/1.4A(013),35/1.4A(012), Canon 28/1.8, 35/2
但, 首先就篩掉了Canon兩支. 最主要是供應問題, 而且28是老鏡頭, 光學結構總覺得會落後.

然後再篩掉S015A和012A. 因為體積和重量問題. 當然質數絕對是這兩支比013好...尤其35/1.4網路上也是大好評.
最後剩下來只有013A了. 還好我沒想過要轉用fullframe.


開箱後最初我做的是用量尺做了個簡易測焦台, 然後根據dock給予的對焦距離數據, 立起腳架進行測焦.
但不太順利, 焦點飄移得很嚴重. 起初我以為這顆鏡頭是中了標, 還在想要不要拿回店家換.
只是我換用一些對比較強的位置對焦就沒有問題. 例如是物體邊緣之類的分明線條.
搞不好只是量尺的對比較為平坦以致測距不準.

於是我改用racing miku 2014的figure的眼睛和一些印刷品來簡易測焦和調焦.
後來我又直接對準irfa眼頭試試看, 發現調整過後這支在0.3~0.4m的測距基本是沒問題的.
但在接近0.6~1m前後只要是對irfa的眼頭接近80%機會飄焦. 但對眼尾卻沒問題, 只是明顯焦點移前了.

大概對於這鏡頭來說irfa的眼頭並不是"對比分明"的位置.
而距離在0.7m時對焦方格已覆蓋接近半隻眼晴, 其實眼角在這裡佔的比率也只是很少, 我想也是造成合焦困難的原因.
大概這時只要換對鼻尖或瞳孔就可以了, 說到底這只是我的對焦習慣的問題. 我都習慣對準眼頭或人中.


總之現時只能在房間裡測試感覺數據不夠充分, 還得大到室外日夜試. 可惜最近都不怎有空.
又話說回來18-300在接上dock更新firmware後, Lightroom能讀到鏡頭型號全名. 但013A卻是寫著30mm.
看來要找個方法自己修改EXIF. 我並不太懂鏡頭資訊寫入EXIF的過程就是...

irfa最近都是穿某件毛衣當部屋着, 但現在可能會改穿這件一陣子.
外拍:命の調べ


前幾天經過香港的颱風雖然不很大也不算強, 但想到再早幾天有間斷的大雨, 我想某水塘的水位適合拍照, 於是衝過去.
這次沒有IR機, 卻有ixra同行, 因此不打算順便試用600D而帶7D去用.

遲了起床外加酷熱天氣警告可真要命, 還好從下車到目的地前大半路段都是在陰天之中, 消耗沒有很高.
今天水位也很高, 但比上次來應該低了一呎左右. 即使是這樣我想裡面的大平地今天也沒法下去了, 乾脆放棄.

水位雖變低了但也不是沒法拍攝, 也可以說變得更容易setup. 總之先讓ixra坐在樹幹上.
有構圖的想法, 但要用甚麼手法來拍卻沒有個譜. 倒是因為來到水邊我預計自己可能會拍長曝光, 相關裝備也有準備好.
實際上我也是有點想試試STC VND的真正能耐而選擇上來.

至於ixra有她的小提琴在手. 好像是去年買的, 都沒用過. 原本預計最快要到瀑布下的拍攝才會使用, 現在算提早出動.
ixra穿的是她的招牌白色裙子, 手拿小提琴. 在這景色裡花俏的服裝是沒意義的, 純白反而更能突顯她的存在感.

太遲來換來的是從拍攝開始時太陽已不在有利位置. 既然沒法讓臉完全照光那就乾脆讓臉在陰影裡. 不過角度問題也沒法打反光板就是...
沒帶10-18來, 結果第一個位置無論怎拍也只是勉強覺得ok. 但不想花太多時間在同一個位置, 於是移動到後面的樹根去.




時近正午, 加上這天是平日根本沒甚麼遊人, 幾乎整塊地都可任意用. 還好沒有猴子來襲.
離遠看到ixra坐的位置在太陽被雲遮蓋時會顯出鮮明的倒映, 不過湖面終始泛起漣漪, 清晰的倒映我想是不大可行.
地上的綠色不多, 這是在我預計之內. 我不是拍IR所以不太在意, 而且樹根的線條又是另一個可攝的元素.




大部份shot我都掛上VND用長曝來拍攝. 其實只是懶得想, 第一張用了長曝於是之後繼續用而已.
只是在這裡水的漣漪不會顯出強烈的光影變化的關係, 似乎也不是太大問題. 反而長曝光下的倒映形狀更完整.

重新回頭看一下照片, 確認過沒有其他點子後終於來到最後1shot, 讓ixra站在水中.
但在讓ixra進水之先, 有必要先量好立架高度. 只是反覆調了幾次, 還是沒法得出滿意高度.
要說水位變低的劣處的話大概就是這個了...

最後我決定找個水底相對較平坦的位置直接把立架放下去. 好像有點不穩, 但又看起來不會倒.
總之先拍好了, 但怎麼都不滿意. 於是轉個位置.




但這次就出事了. 想不到浮力大到可以把ixra撐起, 這下子ixra學懂了背泳...
只是看起來就快要沉下去了於是一把抓了她上來, 回到岸上. 雖說有預計她會全身濕透但這下連臉也吃了水.
為了不讓妝化掉連忙用紙巾把水份吸走. 初步看來妝沒有任何溶化的痕跡, 但睫毛的黏合位置有些微白化.
身體陰影應該兇多吉少, 但沒理由在這邊就讓她脫掉, 畢竟下午還是有點遊人. 總之先在石上乾一下.

但是既然都已經下了水, 那不如乾脆浸多一點拍照, 於是過了一會又把她放到水中.
最後只拍了一個shot, 其實浸在水裡反而更加不知道怎拍. 而且已經比預定離開時間遲了一個多小時...



回到家裡第一時間是脫光她. 但出乎意料身體陰影不但沒有溶化, 連一點褪色也沒有.
今次的身體陰影我有在上面塗了2~3薄層的Acrysion, 搞不好是這個的效果. 想不到效果竟然這麼顯著.
當然因為浸了水所以保養工夫是必須的, 所以拆散了ixra清潔+除濕一整晚...

而睫毛根的白化在特別隔離抽濕一整天後也消失了. 最後還是無法確定那是甚麼...
Dollvie
20170715_sdf02 20170715_sdf04

現在才發現vie是法文. 一直以來都用英文去理解這造語, 怪不得想不通.
今年大會只有一天, 可能是場務方面問題吧. 感覺這個展覽場也撐不了多久.

來到今年已經10年有多, 不過近年越逛越悶. 撇除洋裝和我家風格不太合這點, 其實近年越看越覺得每年東西都差不多.
所以今天逗留時間也比往年短. 都沒有特別吸引我駐足觀賞的東西.

今天irfa只是隨便穿了她的專用浴衣外出, 而且也沒法去得太遠, 於是還是跑到某碼頭去, 相信人不會很多.
不過想想其實早上跑來才去event還比較好. 畢竟黃昏時份睡蓮已經睡得差不多了.

裝備沒帶很多, 想說有個較大的光圈會比較方便於是帶了平常並不常用的17-50出來.
但實際在水池邊拍時就覺得搞不好今天用18-300還比較方便.

說來我只要是在曾經去過的地方都會覺得較難拍照, 尤其那地方本身就沒很多取景位置的時候.
於是今天也是要讓自己練習找方法拍攝自己曾經去過的地方. 然後另外有50/1.8拿來freelensing練習.

今天因為風大都不敢讓irfa站著拍照, 而且站著反而只會拍到後面遠方的高樓卻拍不到水面的荷葉, 所以都只讓irfa坐或躺著.
可惜睡蓮大多已合起來而且水池邊根本沒有花, 不然躺在水邊拍會挺美的, 我想. 下次還是早上來吧...


20170715_f01

在收拾好東西準備離開時, 看到東面的天空的雲彩染有淡淡的橙色. 回頭一看, 原來火紅的晚霞正開始燃燒.
看來市區上方正好有雨雲覆蓋, 但遠端的西邊海岸則是晴空, 造成這種景象.

由於今天沒帶腳架, 於是嘗試稍微提高iso再用高速連拍+AEB. 畫面移位不算嚴重, 有位固定自己的手果然比較好.
但這個地方最大的缺點是沒有真正可以望海的地方...無論哪個位置前面都有一條草坪把人隔開. 相比起來横浜大桟橋碼頭設計貼心得多.
而餘暉最後的一刻就用自己的肉眼觀賞好了, 雖說原則上相機的眼能看的地方我才會看, 但也不能老是通過觀景器來看風景.


|q^)<(...)
1. 因為外衣沒甚麼特別看中的, 結果買的都是內衣. 另加一個她們的背包.
2. 其中一件內衣還穿不下. 甚麼SD13可穿根本只是隨便說的吧...DD才能穿這個. 不過這家的尺寸本來就很貼身又不怎考慮活動性.
3. なんでうちのこはこんなにえろいんだろう
4. オレがぼっちでごめんな。ただ、オーナー同士が囲んで人形を立たせながらも人形談議もせずスマホだけいじるのはどうもごめんだ。イベントの日ならなおさらだ。
5. コミュニティに流されずにいるのなら見捨てられるのも覚悟の上だ。むしろ情報源さえ確保できればそれでいい。
6. だから彼女たちに寂しい思いをさせないためには住人を増やすしかないな^q^
郊遊

聞說某處的水生植物開花開了一大片, 於是趁開花高峰期未完全過去前趕緊去看一下.
總之先把irfa背在身上, 攝影器材則盡量從簡. 話是這麼說其實我只是少帶超廣角和一堆filter.

不過出發前已想定能成功拍花+irfa的機率不高. 始終是水生植物, 要拍到必須要有相當數量的花在水邊位置才行.
而且也有水邊地形的限制. 還有人流問題...

而結果也是拍不了. 花集中在無法靠近的地方, 而且和上星期相比今天開的花不多.
即使說單純拍花以我的300mm還是有點吃力. 拍個全景倒還可以, 但這種的有點膩就是.

倒是這一帶有很多漁塘, 似乎用紅外線拍會很不錯, 而且不遠處就有一個小山丘可以看全景.
不過今天沒帶350D而且陽光太猛不想再上山曝曬, 於是作罷.




剛好這邊離另一個郊遊熱點不遠, 於是先回到大街再重新出發. 還好我記得怎樣走過去.
來這邊只是因為剛才的地點拍不到irfa而有點不甘心而已, 並不是有特別想拍的位置.
於是隨便在路上挑個位置就開始拍攝. 當然熱門位置就不管了, 那是平日來也未必能拍到的地方.

構圖事前沒怎想過. 我有想過試試戶外freelensing於是50/1.8有隨身, 但拍幾張後又被我弄壞了.
由於忘記修理方法於是唯有先放棄50/1.8...今天只能用例牌來拍.



然後我發現今天出門太隨心, 忘了帶雲台的快拆板和irfa的手袋...明明irfa今天整個造形配那手袋好合襯的說orz
最後我是把PD的快拆板拆下來給irfa的立架用. 相機臨時沒了手帶, 很不慣.



回到家發現原來要先把後鏡組整個推出來再調到最近對焦才能把鏡組裝回去. 但現在我更想知道安全拆開的方法...方便清塵.
只是想了又想其實這種玩法會沒了無限遠對焦...搞不好乾脆買個lensbaby EDGE回來還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