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帶小姐們外拍時用的NG A8240 和我外出遠行都不下10次, 對於其功能是很滿意, 只是最近有感功能以外的地方明顯不足.
第一是這袋本來是Tote bag, 但被魔改成backpack, 結構有點中途半端. 因為沒法把一條肩帶完全固定分成兩條背帶.
要背起時手和肩膀很難穿過去, 有時會因為背起時重量分佈傾斜令整體平衡崩掉.
第二是這袋因為是Tote bag, 其尺寸是橫長的, 所以背在背上時身體變得比較不便.
尤其是她們在袋裡時通常坐在左邊, 因此我的左臂不能太大動作, 不然會撞到她們.
重量倒還好, 三次旅行下來我開始習慣這程度的負重. 當然輕一點我也可輕鬆一點就是.
記憶中是去年從北海道回來後的事. 偶然在Smart Doll之父Danny Choo的Blog上看到一篇關於背包的記事, 給了我一個inspiration.
這記事讓我留意到其實一部份輕型野外背包在結構上和尺寸上也符合娃袋的要求, 於是開始搜一下有沒有能代替A8240的產品.
所謂結構要求和尺寸要求其實很簡單, 尺寸是指背包的大小要足夠容納一隻60cm娃, 結構是指其最大的內部空間要盡可能貼近尺寸.
於是把兩個條件具體化就變成 : 有一個特大收納空間, 而且要有一個明確的方形底部.
另外還有一些細節, 例如可以大幅度展開的開口結構, 抗水之類的只是基本中的基本.
當然還要考慮到飛機手提行李規定, 袋不能太貼近規定尺寸, 因為飛機椅底部空間多數比上層行李架小一點.
輾轉研究一些比較大的品牌後我的目光落到Arc’teryx上.
Arc’teryx的Sebring25符合了結構要求, 遺憾的是它屬於底部收窄的流線形設計. 底部寬度連容納她們的小腿也有難度, 更別說還要把相機套放進去.
這個大概是我找尋背包時遇到其中一個大難題. 流線形設計的背包底部通常會收扁收窄, 不適合放下娃或相機.
大抵偏向功能重視的背包都是流線型設計...
後來又跑去看Gregory. 這家現在的Classic系列是偏向休閒的, 但這反而比較容易找到形狀上合要求的款.
從這邊找到4個大型款合尺寸, 但考慮到包裹小姐的緩衝墊會額外佔用空間, 最後選擇了相對高身的All Day.
其實Day & Half可能比較適合, 但看到那43cm闊我就有點擔心carry-on時會否出問題. 究竟是怎算出43的...
其實寫此記事時我已經背著這包跑出去拍了幾次照. 除了沒散熱設計外其他倒還好.
像最近這兩次的水塘行我的負重都比去日本旅行時大得多, 但也沒怎麼覺得肩膀痛.
這包的重量只有NG A8240的一半可能是要因之一. 其次是形狀吧, 因為重量分佈比較集中.
但因為這幾星期還沒帶小姐外拍過, 倒沒試過用這袋放她們會怎樣. 總之今天讓ixra爬進去看看.
這種袋的話她們需要跪在裡面, 這時高度大約是43cm. 買之前自己量過這背包內空間夠高.
但看來頂部拉鏈有點貼近頭頂. 至於能不能也放下相機套要遲點才能測試, 因為要為這袋另造一塊緩衝墊.
沿用之前造給A8240用的那塊的話空間效率會下降. 另外那塊不夠厚. 底部要軟綿大盛...
總之有新墊前暫時繼續用A8240背小姐外出. 不過我想All Day放一娃一機兩鏡一腳應該是ok的.
後來得知同品牌的COMPASS30背包可能會更適合, 但香港找不到地方有賣...應該說似乎代理根本沒進過貨.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