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hr的morning call是用照明的強度來達成, 還真的有用. 我設定了六時亮燈, 我從這漸漸變強的燈光中醒過來.
把ixra放回袋裡, 收拾梳洗過後, 快七時才能步出酒店. 儲物櫃太小, 私物多時會好痲煩. 或許first cabin那種可以個室儲物的會比較適合我.
話說這膠囊在隔音方面除了膠囊出入口會傳聲外都做得不錯, 但易醒的人始終需要耳栓.
今天的目的地是姬路. 但要先到神戶放好行李. 剛到步時拿的JR票就是用於今天乘新快速.
雖說平了幾百円, 但想起當天浪費了半小時排隊, 其實又是否值得? 而且票是刷卡付錢, 但匯價肯定比我手上的現鈔高.
從河原町要乘阪急轉地鐵才到京都站. 中途有電梯所以還好, 但下去阪急車站及從京都站地底入閘上月台就需要搬行李.
最麻煩的是姬路行的新快速被臨時改到別個月台, 害我要搬行李上下樓梯多一次. 後備旅行袋太大又沒塞滿, 晃來晃去很不方便.
今天週末的關係大概很多出遊的當地人, 車廂好迫還一堆行李箱. 還好到了大阪後人就少了很多.
我先在三ノ宮下車, 然後直往super hotel去. 雖然是大路一條, 但因為拖著行李沒法過行人天橋, 我得繞路過斑馬線. 好費時間.
我預計12時左右起程去姬路, 見離午飯還有點時間, 就先去處理各種土產.


但這才發現三宮一帶除了一家激安外就只有幾間藥妝店, 沒有我想要的東西. 只是逛完這裡已是時候去牛扒館, 不然要進一步浪費時間排隊.
總之先過去. 再次來到六樓的牛扒館, 這次總算暢通無阻的進去了. 這店所有座位均對著煎牛扒的鐵板. 下單後就等廚師出來, 他會先問客人要不要蒜頭和肉要多熟.
但其實我不懂分rare和medium, 平常都習慣用三五七成熟來代表嘛. 總之medium就不會有差錯吧. 然後看著廚師開始洗鐵板抹油炒蒜片, 接著是肉, 最後是菜.
我點的是三千餘円的神戶牛午餐, 是最平的神戶牛餐, 肉質大概也是最低級吧.
其實除了肉比較嫩外還真吃不到甚麼大分別. 反而蒜片很香脆, 對於喜吃蒜的我而言是個亮點. 話說回來這裡沒附青芥末. 竟然.
還有就是炒菜明明沒任何調味吃起來卻很香...感覺主角的風頭都被配菜蓋過去了. 結帳時看到外面坐滿了等位的人.

也該去姬路了, 但我決定先去元町一下, 看看那邊有沒有土產店...也是沒有. 這怎麼搞的. 這時我想起我”好像”在北野區有看過我要找的土產.
於是在元町附近乘上cityloop到異人館街去......但也是沒有. 倒是買了一盒風見雞布丁. 這時我終於搞清楚, 我是在神戶港塔地下層的土產店看到那玩意.
既然來到, 我順便去看看風見雞之館外面那棵櫻樹開成怎樣. 如我所料開得正燦爛, 於是我走上北野天滿神社拍了一張.

今天已沒時間再去神戶港, 於是先放棄土產往JR站去. 我乘的是新快速, 車還沒到, 於是先再確認一下是否真的沒有我想要的那款栗子派...真的沒有orz
列車遲了幾分鐘到站, 不知道是否和滋賀那邊的線路狀況有關連. 這路線到明石為止一直都靠海邊行走, 可看到淡路島週邊的沿岸景色, 又看到明石海峽大橋, 景觀很好.
及後路線會逐漸回到內陸, 都是農田和平房的景色. 到了某個位置, 感覺附近的山水氣質有點改變, 似乎快到了.
看時間, 列車幾乎遲了10分鐘到站. 而總體來說我遲了約個半小時到達姬路, 現在可以確定100%不能上大天守.
光排隊拿整理卷就夠排到關門. 不過我打從計劃行程時已傾向放棄登上大天守, 時間不會被擾亂太多.
姬路站一出就可看到姬路城, 我走上車站新建的觀景台看, 這裡也是姬路城觀賞熱點的其中一個及最初一個.
要去姬路城的話直走就可以, 旁邊也有商店街可逛, 但人多得可怕. 如果用香港的狀況來比較大概就是新年行花市那種情況.
大街上的菓子店也有不少人排隊. 我想買個草莓窩夫而已...

來到大手前公園, 這裡有一塊大空地, 理所當然變成了花見市集的場地. 我要去的下一個地點不是這裡, 而是旁邊的イーグレ姫路.
這建築物好像是市民會館之類的設施, 而屋頂是個觀景台, 可以看到姬路城正面全景. 從這個位置就可看到下面四處都是人人人.
不論是大手前公園, 旁邊的城見台, 甚至城週邊的行人路上. 即使是這個展望台也有很多人, 以高齡者為主...應該是旅行團.
姬路城在去年三月底宣佈大維修完成並重新開放入城, 但原來到今天仍然有在整修的部份. 搞不好是臨時維修.
在這裡了沒有其他事可做, 拍完照我就下去城見台公園. 城見台公園有一個位置可以拍到內濠和橋還有大天守的樣子, 於是到那看看.
這個位置也擠了一堆人在拍照. 的確這個位置拍出來很好看, 只是無論怎樣都會拍到人而已. 因為今天是週末.


我本來打算一直走到市立美術館再折返去好古園, 但現在決定先遊完好古園再算. 經過大手門前, 看到人流不斷湧進去, 總覺得現在進城其實也做不了甚麼.
好古園其實佈局和造景都不錯, 最有味道的大概是御屋敷之庭的瀑布和流水, 但其他庭園可能因為時期不上不下, 枝葉未枯盡, 新綠又未盡出, 感覺有點寂寥.

我沿姬路公園的小路移動到下一處, 這時我開始感覺到右腳腳根有點痛. 想找個位置坐下, 不過遊人太多實在沒這空間, 只能放慢速度繼續走.
然後從某個位置轉出離開城垣的範圍, 走進附近的住區, 在那中間有我要去的拍攝點, 其實是個山丘上的公園, 可以從另一側眺望姬路城.
因為不太懂路, 起初我看到有幾個人大概和我同一個目的地於是跟在後面, 結果他們也走錯路, 還好原來入口就對正主馬路. 根本不用跟人走...
男山配水池公園, 顧名思義就是在配水池上建了個公園, 其實只是一塊草地有些花壇和幾張長椅, 因為位置夠高, 視野開揚可以一覽整個姬路城西側.
也因為位置夠高, 上去可是挺吃力的一件事. 上山只有兩條樓梯, 據說旁邊的男山八幡宮還有一條小路...我懶得找.
這條樓梯可是急斜, 雖只有約60米高也非常吃力. 相較起來稻荷山實在太好走了.

景色開揚, 總算有個位置可以邊休息邊眺望這世界遺產. 不過遠方的景色和想像中有點不同. 姬路城的後方是原始林, 一棵櫻樹也沒有.
所以從前面看是可以看到一層層粉紅色墊在城底下, 從這邊看卻只是一團綠. 這時我想不起附近的景福寺公園可以看到城的正側面, 不然我即時走了.
有幾個日本人已經設好陣地等待shutter chance. 不知道他們是等傳說的茜色姬路城還是單純等夜間亮燈. 但今天看來連黃色的機率也不高...
正在休息時突然覺得可以替ixra拍張到此一遊, 於是在打量一下後拍了少量照.
我在這邊坐到五時多, 才想起要去市立美術館看看它的外觀, 但五時正門大閘就會關掉, 現在去也沒用. 未幾我分別聽到了廣東話和英語.
臨近日落時份, 夜櫻會快要開始, 少數外國遊客開始到達這裡要看姬路城的日暮景色. 那幾個說英語的在拍片...是youtuber?
說廣東話的是一對情侶, 男的帶齊了裝備擠進了發燒友的陣地裡去. 今天的天氣不算差, 但可惜一片雲團覆蓋了貼近地平線的地方, 看來沒有美麗的日沒景色可看.
初時在這一個外國人都沒有, 真真正正有人在異地的感覺, 同時還一直有種強烈的疏外感.
今天有類似町役員的人駐守, ixra跑出來後就他就更注目於我了. 但那頂多就是看到有個麻煩人不知跑上來想搞甚麼飛機的困惑感覺.
我意識到在場的氣圍其實是日本人對外人的抗拒感. 只是到後來當外國人不再只有我一人時, 這種氣圍也緩和了一點.
有可能是由抗拒轉變為無奈, 也有可能只是漸暗的天色令他們把注意力放回去觀景器裡面.
此刻其實沒有甚麼心情繼續在這裡看日落等亮燈. 大概是那種"你不該在這裡"的排斥氣圍令我感到不舒服, 也有可能是實際風景和想像的落差帶來的失落令我沒了心情.
我拍照講求的先是mood和心情, 之後才是準備和成果. 平常即使沒mood, 只要拿起相機看到覺得美麗的事物多少會擠出一點mood來, 但這刻連那份心情也沒有.
我預想這裡入黑只能看到週圍的街燈和城本身的lightup, 看不到夜櫻會的燈光. 畢竟我其實比較想進城看夜櫻, 於是快要六時我就慢慢下去, 這時還有些人繼續上山.


我沿路回去大手門, 腳的調子半好不壞, 但至少肯定不是關節或筋骨勞損之類的問題. 多半是腳根摩擦過度引起的疼痛. 好影響集中力就是...
進去大手門裡面就是人山人海, 人比櫻花多. 嘛畢竟是滿開時期兼週末的夜櫻會...而且今天的姬路城亮燈比較特別.

平常的姬路城夜間會亮白燈, 但今天是藍燈. 今天是世界自閉症啟發日, 不少國家地標如東京鐵塔也會在這天改亮藍燈以示響應.
不過因為是藍燈, 所以在日沒餘暉中反而顯得不夠突出. 加上從千姬牡丹園看向北面的天很多雲, 結果就是灰藍的天空+灰藍的天守.

我決定先趁這段時間一邊找別個拍攝位置一邊往菱の門去. 要找一個位拍照也不容易, 大體不是視覺效果不夠好就是樹底已經有人宴會中.
看是看得很滿足, 但拍照倒拍得不多. 通過了菱の門, 眼前就一堆人. 而這些人都把注意力放在不遠之處, 一個夢幻而鬼魅的景色之上.
被燈光照成紫紅色的櫻花, 襯托著背景青白色的姬路城. 紅藍二色的碰撞令整個氣氛更是妖艷, 和平常印象高潔的白鷺城截然不同.
雖然地面都是人人人, 但鏡頭只需一直往上看, 倒不大影響. 據說西之丸庭園平常不開放, 今次第一次來就進去這種特別地方.
其實能遊覽的也只不過是西之丸庭園的一部份, 不過很足夠就是. 夜櫻會大概用了一個半小時, 地方不大, 慢拍慢逛也只需這點時間.
入夜後三之丸廣場依然鋪滿宴會的地毯, 不過腳痛得很沒打算繼續逛下去.

走回車站的徒中不時需要停步才能減輕一下痛楚. 感覺好像是磨到出血了, 但又似乎不是. 最後我還是再上一次姬路站的展望台拍了一張.
日間在城正面看到的櫻花在夜裡只是一團黑, 難道連街燈也沒有? 離開這觀景台, 我這次初訪姬路就告一段落. 我會再來的.
還好這時間新快速不算多人, 從姬路坐在臨時坐位能一直到三ノ宮下車. 不過對於腳的舒緩作用並不大. 回酒店浸熱水才是上策.
我本來打算到主打神戶牛丼的広重吃晚飯, 但懶得找店, 而且根據近期的事件來看, 還是避免夜間在神戶四處走比較好.
結果我直接在車站前的なか卯吃個鴨肉沾烏冬就回酒店了. 話說我沒看錯吧?...好像看到893路過.
神戶SH整體來說感覺比較舊, 可能是沒有翻新. 但基本設備一應俱全, 不會感到不足. 進房間第一時間察看腳的狀況.
原來襪子磨穿了, 腳根紅腫, 腳趾則長了幾個水泡快要爆掉的樣子. 相信是新鞋一個月還未完全習慣, 襪也是比較舊的東西.
即使回了酒店也不代表能真正休息. 今晚要做好行李整理, 因為明晚可沒時間空間弄. ixra也要換回短褲裝.
因為本身已經很累, 每整理一部份就會小睡片刻...直到凌晨二時才全部搞定可以睡. 總算能再次住進有空調的房間...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