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遊客多, 不論到哪個景點總是人山人海. 但是大多數遊客都有個共通點, 就是不會有事沒事都大清早爬起來出去觀光.
當然也有些人是迫不得已要這麼早, 例如看日出雲海之類. 一早計劃好要大清早開始活動的人更是少數.
這次旅程中我算是那少數人的其中之一, 只不過我單純想避開人潮而已. 在京都的第一個早上, 我五時半左右離開酒店前往嵐山.
在地鐵和嵐電各用了不少時間等早班車, 到達嵐山站時已快六時半. 人生路不熟, 加上在酒店旁邊的便利店買咖啡而遲了一班車.
在嵐電天神川站等車時, 早晨寒風一直迎面吹來, 還好有一罐熱咖啡在懷中好讓我取暖.

實際到達時間只比原本計劃遲了十分鐘左右. 步出車門時, 嵐山站除了我和車掌外沒有其他人.
比去年美瑛站始發時還要冷清. 站構裡, 街道上, 別說已營業的, 連正在準備的店鋪也沒有.
渡月橋上只有一兩輛車駛過. 當然附近是人里, 還是有些晨運或溜狗的居民在街上.

我沒橫過渡月橋, 而是向桂川的上游方向走去. 在這邊始看到一些遊客, 都是日本人和白人. 的確一般的亞洲客才不會這麼玩...
我這麼走的原因是想到天龍寺外的竹林道拍照. 人少才有拍的意欲. 還好和我一樣的好事者並不算多. 但人多只是時間的問題吧.
如果真的想拍沒人的竹林道, 大概日出前就要到達了.

這裡的竹好高, 用到10-18才能完全入鏡. 這裡用IR拍應該不錯, 但這次旅行我沒把350D帶來.
ixra在這不太能站穩, 加上背景又遊人又婚攝之類的, 於是我決定把構圖中心放在路邊, 以低角度拍這竹林道.
彎位的一棵樹成了我拍ixra的據點. 由於晨早太陽還不會直射進竹林道, 我需使用補光燈. 這次我汲取到去年雪之美術館時的經驗, 把燈隨身帶著.
拍照其間ixra好像很受路過的白人們注目, 也受到了不少賞讚. 果然歐美人會比較open-minded嘛. 但令我最在意的是一個溜狗的老伯.
他開口第一句就問我 : "這是嵯峨野那邊的人偶嗎". 說到這"嵯峨野那邊的", 可能性只有一個, 就是volks的天使之里. 天使之里在JR嵯峨嵐山站的附近.
我家雙子雖然身世有點複雜, 但出身確實是volks沒錯. 我想老伯不是認得volks娃, 不然也太勁爆. 但至少天使之里在嵯峨一帶是有點知名度的.
而我沒打算拜訪天使之里, 一是要預約好麻煩, 二是即使進去了我家ixra也因身體問題而出不來拍照, 沒意義啦.


拍了少量照後我先週圍看一下, 例如龜山公園的展望台, 列車未到, 但先看一看風景和坐下喝咖啡.
接著把整條竹林道逛完後我回到竹林繼續拍照, 總算少了一團婚攝, 又再補拍了一點點. 可發揮的感覺不多.
後來回到桂川旁邊的小徑散一下步, 又忍不住在石灘上拍了幾張. 時間差不多了, 又跑回展望台去.

但火車剛好離開了, 又要等半小時. 雖說等是等了, 但感覺其實不等也沒所謂, 拍到火車但都被樹枝蓋著, 不明顯.
雖說找到通往櫻花隧道拍攝點的路, 但根本沒必要跑過去. 那邊全都是花蕾. 其實整個嵐山只有橋邊少量枝垂櫻和山上有一片開了花.
最後我還是沿著桂川畔回到渡月橋. 走在這段路上感覺好舒服. 進來這邊的人並不是很多, 沒有人多的侷促感.
我終於踏上渡月橋. 橋上好多人, 時間大概快正午. 走到中之島公園其實沒甚麼事可做, 只是週圍看看.
另外也想找東西吃, 不過四處都人多懶得排隊, 最主要的問題是砂礫地令我腳有點痛. 於是轉個圈就離開回到嵐電那邊.
人多不想拍照也是個原因. 在裡面也拍了不少, 現在看看也足夠了.

先不說人流, 這一帶的食店都是遊客價錢, 實在提不起勁. 於是在嵐電站構的小吃店買了一個蛋卷和一串像是燒賣的玩意.
蛋卷的草莓挺甜的, 但蛋糕質地略嫌太硬, 感覺普普. 反而那燒賣般的東西很香肉味, 挺不錯吃. 實在懶得再走幾條街去買個炸薯餅, 於是搭車走了.



總之先搭到北野白梅町再說. 其間我有在鳴滝下車徒步至宇多野, 為的是櫻花隧道, 但是徒勞無功. 花未開啦.
因為這樣我多出一點時間可去平野神社. 平野神社除了枝垂外也有幾個早開品種, 大概會有點收穫.
如我所料這邊的開花狀況不錯, 有幾棵更是接近滿開狀態. 傍晚來的話, 本殿前的行燈點亮了的話應該會很有風情吧.
反倒是攤販那邊的櫻花開得不怎樣.

還要去金閣寺, 於是轉了一圈後繼續行程, 就一條大直路. 怎麼好像比我在地圖看到的還遠...
總算走到金閣寺前, 但看來先小休一下比較好, 剛好有雪糕店和長椅, 而且不少人排隊, 應該不會地雷吧. 雪糕很難地雷就是.
抹茶mix雪糕, 其實只是好普通的, 隨處吃到的味道. 總之重點是坐下來和補給飲用水.

金閣寺多人的可怕, 但沒有入場管制這回事. 買票的隊很快就排完然後即時入場. 才剛進門裡面已是一大堆人.
總算找到位置簡單地拍照, 但和去年青池一樣, 又見識到韓國人的粗野. 邊雙手合十參拜邊撞開旁人是怎樣.
這些就不管了又不是甚麼新鮮事. 不過有些像是喇嘛的人跑來參觀倒是挺奇妙的光景. 交流團?
說回金閣, 現在天氣普普, 但總算有陽光, 太陽正西斜的關係正面剛好可以受光. 早上來大概沒這麼金光閃閃.
但因為天不藍, 水的顏色也不豔麗, 連帶逆金閣也有點失色. 不過風不強總算看到一個比較平靜的倒影吧, 但忘了帶CPL.
來這邊其實只想看金閣, 其他只是看過就好. 反正大部份觀光客都是只想看金閣啦.
在從金閣寺回河原町的巴士上補眠了好一陣子. 因為幾天下來有點睡眠不足, 而且接下來幾天還會持續這狀況, 能睡的時間就補一下比較好.
而且對我來說京都的街景沒像大阪的鬧市或北海道的田野那樣來得有趣. 似乎町家連連的景色只局限於某些旺區呢.

今晚有盡早回酒店的預定, 因為之後兩天的行程有需要事前準備. ixra的和服.
預定還有二条城的夜場要逛, 但還未到開放時間, 所以先吃點東西. 於是去了壽司店乙羽. 這家主打蒸壽司和押壽司.
因為和平常吃的江戶前壽司很不同, 挺有新鮮感的. 我點的是名為"京風"的箱壽司, 似乎是招牌菜. 就幾塊押壽司和兩塊鯖壽司.
菜牌裡只有文字, 但只看名根本不知是甚麼鬼, 弄得我還要一度走出店外看看那些食品demo把東西弄清楚. 雖然看完還是直接點京風.
這種壽司是以前內陸住民發展出來的, 主要使用蔬菜和熟魚, 而且多數有醃製過. 而這間的飯似乎傾向多醋. 剛好我怕酸...
雖說份量看起來不多, 但實際可以吃得飽. 搞不好是因為這家飯量也偏多.


吃完就出發往二条城. 不知巴士站在哪個位置, 於是直接沿新京極通行到地下鐵東西線的市役所前站, 再乘地鐵去.
回到地面已在二条城外面. 城門正圍了板, 好像有些再利用計劃之類的而要大修. 這邊雖說有夜櫻但實際上不太抱期待.
不過進城門後的那個櫻花形的光影效果挺亮眼的. 其他東西倒是很普通. 最特別的清流園的那棵櫻也未開花.
看完二条城就可以回酒店了, 儘快換好和服再準備明天的用品. 希望能早一點睡.
說起來這家酒店的空調只有送風和暖氣, 但根本送風模式也是送暖氣. 室外抽風也很弱, 然後看著窗戶根本不知要怎麼打開.
最後我乾脆把整個關掉只靠加濕機送風. 還好這樣就睡得到了. 雖說幾乎脫光才能散熱...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