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次單車遊說有個海邊沿路的逆光野草野花很好看, 打算再去一次純外拍, 但突然想起還有另一個適合拍這種風景的位置.
就是幾年前也去過的某漁村盡頭的海邊. 要芒草的話記憶中這邊就有一堆, 而且有好幾個品種.
只是不知道這邊的見頃而已, 於是打算儘早來.
天氣預報的結果很不穩定, 還好有硬著頭皮衝出去, 幸運地在那邊能看到大太陽一個.
不過最好看的那一叢芒草已經過了見頃就是. 可能因為這樣今天明明是星期日卻不是很多人.
話說是這麼說, 找位置放下irfa構圖之類用了我很多時間, 等我決定怎拍時已經多了一堆人. 還好多數人都是快來快走.
最麻煩的大概是草不長也不短, 腳架+立架會把irfa升得太高, 但只用立架的話irfa的臉又看不清. 當然和地形有點關係就是.
如要拍到背面的大岩壁則要用正光配置, 但沒有柔光板的情況下實在很難拍得好, 也不太想讓irfa面向太陽太久.
感覺這位置有點難以發揮, 總之正逆光各拍一張後就移動到別處. 斜坡上有個石墩可以看到接近整個海岸.
於是又在這兒拍了一下.
本來預定今天會很涼才讓irfa穿jacket, 只是實際天氣實在太熱, 於是irfa總是半脫jacket的狀態下拍照.
這件jacket原本是買給ixra穿的, 但今天好像很合這件於是先給irfa穿穿看. 搭配男用的tank top果然比較好.
另外這次用了類似手肘屈起的方法讓irfa抬高頭. 效果很明顯, 只是能用這招的情況很侷限就是.
話說回來, 雖說之前買立架就是為了幫助取景和擺pose, 但用多幾次就覺得似乎真正能輔助擺pose的其實並不是一個生硬的直立架.
如果有像smartphone/tablet用的鐵線支架那樣的玩意就好了, 只是底座應該要有個很大的負重. 或者像gorillapod那樣的抓著設計也行.
至於這次想試一下比旅行時更重的配備, 於是把85/1.4也帶出來. 大光圈雖然有用, 但那焦距和對焦距離完全沒地方發揮.
反倒在這裡10-18就顯得很有用了. 例如那大岩壁, 幾年前來的時候沒法把它完整拍下, 這次在10mm下則足夠有餘.
也很少有地用廣角拍女兒. 在那個石墩不拍全景有夠可惜的.
我有回到漁村中心部的沙灘拍magic hour的打算, 於是再在海岸邊試拍一張就走了. 太大風很危險.
沿路回到沙灘處, 這邊有個小型燈塔和一些岩石, 很多遊人和居民也會在這邊流連. 因為市區沙灘很罕有吧.
總之嘗試以長曝光方法拍燈塔和前面的岩石, 想弄出水的霧化. 雖然有點效果, 但可能時間太早, 整體沒甚麼看頭.
這邊入夜後街燈會把整個沙灘照成紅色一遍, 長曝光下感覺不太好看, 於是入夜不久就撤收了.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