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ブログ
2025
07
[PR]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練習拍


見連日天氣很好於是把基本旅行裝備+腳架抬出去某個向西的海邊, 目的是看日落.
但都沒想起這幾天根本沒甚麼風, 煙霞應該很濃才對. 於是又是只能看到一如平常的朦朧的對面的島.

看google map看到這邊景色很開揚, 但人不多, 我想因為來這裡的路比較難找, 最易走的則要繞個大圈.
而且這邊圍攔實在高到不行, 不利於一般高度的腳架, 甚至看到老外直接把腳架放到圍欄外拍攝. 有live view的機種才能這樣搞吧...

日落時的雲還算挺好看, 但四週都灰朦朦沒甚麼好景像. 晚霞也是很平淡. 反正來到又架起了腳架, 那就繼續拍當練習好了.
始終我也是最近才開始比較認真地對待風景攝影這個範疇. 我想有必要多練習一下, 而且我也快到下一次旅行了.

首先要練習的是怎麼在簡單器材的狀況下拍日落. 雖說裝了塊ND8但這場合再加一塊漸層會比較好.
當然我手邊沒有這種玩意, 於是我想到比較傳統的方法 : 搖黑卡.

這方法知是知道, 但不懂搖是要怎麼搖. 前陣子在拍水浸樹和別人聊起這話顯時總算知道了大致是怎麼做.
今天來試試, 但我手上沒有一張真正的黑色卡紙. Crobi的黑色postcard倒是有一張, 就是我以前拿來擋機頂閃燈那張.

總之搖的原因似乎是要做出gradation這樣, 不然如果按快門時黑卡位置固定的話會出現一條很明顯的邊界.
搖的角度也要按著天空和太陽在畫面的分佈而微調. 以這個場地來說, 要用右手搖, 對於左撇子的我難度有點高.
另外對焦最好在開始搖卡前完成. 邊搖邊對焦根本對不準. 用個countdown firing會比較易控制.

...實際上我也不知道這是否有效果. 當然曝光10秒中把卡固定5秒就肯定有效果了, 但這搖法有多有用就是個謎.
或許學另一個方法, 曝光時直接手持方形GND放在鏡頭前會更加簡單...


起初拍攝時我把腳架中軸升到幾乎最盡(這支腳架有兩層中軸), 把它斜倚在欄杆上才能避免欄杆入鏡.
但曝光達20秒時這可是致命的震動源頭. 後來換個角度拍攝總算不用倚欄杆, 但中軸升起多少還是有點不穩.
我最近多了帶腳架拍攝, 但實際上感覺現在這支有點不足, 於是我希望有一支能比較堅固又能應付我旅行和拍娃的腳架.

來拍攝前我去了某大攝影器材店, 去看看腳架, 總算有個地方可以試一下Gitzo的實物而lineup齊全.
看到同是五節腳的GT1555T那穩定性其實很心動. 本來我打算在manfrotto befree, GT0545T, GT1545T中挑一支.
但考慮到befree換雲台後其實不會比另兩支輕多少, 又考慮到那穩定性, 似乎不是我的選擇. 雖說三支裡最平就是befree.
1545雖然展開比1555高一點但摺起後卻長很多...對, 很多. 又背娃又背腳架時, 腳架短一寸也算幫大忙了.

而且個人覺得拍攝遠處的夜景時腳架差個10cm高度不會有很大分別, 但在地上拍娃時, 那幾cm足夠帶出空間感的差異.
所以比起展開高度我更在意最低高度. 不過Gitzo要整支中軸拆下來才能得到最低高度也挺麻煩的, 雖說這總比把相機倒吊來得簡單...
如果不拆中軸其實哪枝旅行腳架也差不多高, 包括我現在用的這支. 說到底只是想省掉拆中軸的時間而已.

Gitzo始終價格高昂, 我可能會先把重心放在雲台方面. Gitzo的新型T系用雲台好像很不錯, 但太高了...
能矮1~2cm的話還在我考慮範圍內. 所以可能先換掉現有腳架上的雲台. 那玩意重歸重卻不太能抓緊7D.

不過還要花點時間搜集資料. 有實物可看的型號不多...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