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xra配crobi身還剩一個主要問題未解決, 就是頭頸的活動幅度.
向左右看時能正常抬頭, 但看前方時側不能.
關於這點以前的記事就重複過兩三次了, 這次要說的是我開始著手研究這問題的源頭.
由於現在手上沒有volks的頭在, 我只能對身體側進行考察. 而重點在頸部的孔.
我發現CBMG和SD13的頸孔最明顯的分別不是CBMG有修圓邊, 而是SD13的頸孔形狀不是圓形的.
正確來說是SD13頸孔由頂端到胸腔分了兩節, 下面一節是圓形的, 上面一節是橢圓形的.
中間還有個很突兀的變形位. 而橢圓的長軸在身體前後軸, 短軸則在左右軸線之上.
雖然是很突兀, 但其實這和一個圓台體的效果一樣, 橡筋向後折彎的幅度會變比較大.
反之CBMG頸孔內沒有這種造形. 相信CB的頭以O-Ring的卡坑位置來確保頭部活動幅度.
這時我想起了一個很久很久以前看到的改造教學. 內容是削頸提升抬頭幅度.
我當時沒有bookmark, 現在也找不回來了. 搞不好已經隨著免費網頁空間服務終止潮一起消失在電子之海裡...
不過我還記得是在頸後開了一條坑, 然後實驗體是隻mimi.
雖說這教學已找不回, 但卻另外找到一隻TinyFairy接受同樣的手術. 而且效果顯著.
因此我也決定試驗一下這個方法. 剛好我有兩個SD13身在手可以進行對照實驗.
實驗材料為ixra irfa的13身和heena頭. heena頭由於比較小, 因此套在13身上也不太好活動.
這次特地買了一個電磨回來. 砂紙磨都不知要磨多久...不過我一直很怕在娃身上用電磨就是.
用13身作為實驗體也可以讓我熟習電磨的使用.
我先在後頸內外側的位置用鉛筆劃出要削的位置, 之後就磨下去. 最後用3M磨砂海綿修整.
然後把身體組合起來後拍張照, 對比一下抬頭的幅度. 削頸作業共做了兩次.
真的有效果. 現在heena也可以向上45度了.
當然也有點side effect的. 現在heena側頭可以側到像是頸椎截斷了的程度. 驚嚇度大up.
另外S勾會很直接地掉進頸孔裡. 還好裡面有個很突兀的卡位.
不過削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分別則沒有那麼顯著. 換言之有另一個因素限制了抬頭的幅度.
個人認為隨了頸孔的形狀外, 頭part的後枕造形也會影響抬頭幅度. 正確來說是後枕~環椎位置的頸背造形.
但因為沒有volks頭在手, 也就無法更進一步進行考察. 而且沒有必要的話我不想在頭部動手.
總之找天替CBMG身做同樣的削頸處理, 然後等頭回來後立即試試.
...而且, 如果這方法能解決頭部活動幅度問題的話, 我也就可安心再買一個crobi身給irfa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