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ブログ
2025
07
[PR]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網站翻新2015 : 2. 現狀整理2
網站翻新還沒甚麼進展. 現在唯一有的是確定了幾個東西的做法, 也未知是否真的會用到.
但旅行前我卻得到日記改版的點子. 剛好旅行日記也完成得差不多, 可以開始稍微處理這邊的事.

首先以前我弄出這個超大型header是因為當時的web trend有這種趨勢.
當時用來eye catching的大型header到今天己轉化成用於宣傳的hero area, 但我這是日記沒啥好宣傳的.
另一點是我無法在不scroll的情況下按到往頁底的連結, 感到麻煩. 這和我使用task window時的習慣有關.

基於以上兩點我想到的解是把整個header砍掉, 並把viewport重新分割為左右兩邊.
一邊是分類等資訊另一邊是記事部份. 其實即是把一般的2 column式layout放大到塞滿整個viewport而已.
由於想儘可能minimal化, 大概所有資訊都會收起來. 展開的部份也就靠JQ了.

有了這個layout的大方向接下來可以考慮visual的問題了. 雖說minimal化, 最低限度還是要有張cover image.
基於現時的新記事多數和兩位小姐有關, 或許直接用她們的照片當cover image就好.

話是這麼說, 搞不好弄到一半又突然把所有東西打掉重來. 雖然layout已經在測試...
PR
春季旅事情
事出突然, 決定明年三月末至四月初到日本一趟.
剛好那段時間是櫻花季, 所以主題就定為賞櫻. 根本那種時期只有賞櫻...

今年四月時本來也有個關東賞櫻旅, 本來我打算把那個planning再拿出來用.
之後卻看到京都某幾個賞櫻地點的照片, 於是開始猶豫.

我猶豫的原因是時期和地點. 實際上東京因為熱島效應, 櫻花會比京都的早一點開.
確實大概三月末的時間東京看到滿開的機率貌似頗高, 撇除大規模天氣異常的話.
如果不介意是否滿開的話京都大概也能有七分咲, 前提是這兩年的厄爾尼諾現象持續.
不然例年京都的滿開見頃看來都在4月4日以後. 照日程的話我要這天離開日本.

換另一個考慮因素, 就是拍照問題. 上次擬東京+近郊行程我就發現沒有地方拍娃.
賞櫻點多是些連三腳和人像拍攝也禁止的地方, 例如新宿御苑. 剩下的就是一些沒位置拍攝的景點.
當然京都一堆神社佛閣也是禁止三腳甚至禁止拍攝的, 但仔細看看其實也有很多地方能同時拍櫻花和人偶.
只要時間夠早. 和青池是一樣的原理.

平衡一下兩個考慮因素後, 最後還是決定去京都碰碰運氣.
要是真的等不到櫻花開大不了就去天橋立, 甚至來個名古屋一日遊.
其實期間還冒出了一個九州賞櫻的念頭, 但除了熊本城外還真的想不到有哪好去...
九州賞櫻本來就算冷門, 櫻名所似乎也不算多, 於是作罷. 要說為甚麼考慮那邊, 唯一的原因就是時間和東京一樣早.
如果可以遲點動身我會想去秋田角館甚至函館.


planning上, 暫定抵日後先拿兩天分給神戶和大阪市內, 後留在京都五天, 之後一天去姬路, 最後一天待在大阪.
把神戶和大阪的行程分散只是為了遷就幾個較麻煩的地點. 姬路大概是這次旅程最麻煩的.
但難得姬路城終於完成維護工程, 還真想看看. 大阪城已經看過啦...

雖然是在苦惱但我在前天就弄到了京都的酒店. 只是遲了兩小時看SuperHotel四条的店已經full booking.
這是怎麼回事, 還未full的日程也要一萬四千...而且是一個人. 只能找其他了...
最後輾轉找到二条城附近和三条各有一家可接受的. 尤其三条位置比較切合我的需要.
只是這家明顯主打女性客...要先搞清楚對方接不接受男性一人客 囧
System Rebuild
五月時資料碟壞掉, 其實也估計OS碟大概也會在不久之後開始出問題.
考慮到OS碟平常比較操勞, 我想運作時數達18k~20khr時會開始出現徵兆.

但實際比我預想的還早.
就前幾天在跑mc時突然當了一下機, 重開機後就有了一個05. 一個05的話還算小問題.
只是多跑兩天就多了幾個出來. 接著C5也開始快速現形.

怎樣也好儘快買新的硬碟才是上策. 於是跑了出去看看.
雖然上次想過可以試試Toshiba, 但結果卻買了個WD黑標1T回來.
還是對Toshiba信心不大. 尤其在網路上越爬文就越對Toshiba品質感到不安.
反倒WD的藍標1T比較多推薦, 其次是黑標1T. 但看到藍標那價位反而令我無法信任, 於是選黑標.

由於出事的是OS碟, 這次有需要準備新的OS setup. 但我嫌麻煩, 於是想試試直接把整個OS clone去新碟.
不過又手邊沒有ghost, 唯有試試win7的影像檔備份. 備份做了幾小時, 得出來的是三百多G的資料夾.
不是說只backup系統關連的東西嘛...而且我事先把SC4和mc的Appdata拿了出來, 沒可能那麼大.

不管了直接拿安裝片boot機, 卻起動不了還原程序. 所以先弄一片還原修復片再boot一次機, 成功.
程序成功抓到我的備份檔, 但開始處理前程序要先設定把所有硬碟wipe out, 當然是可選擇不做這個處理的硬碟.

但卻不能剔除我現有的OS碟. 那即是說一旦執行我的舊OS碟就會被清空. 但我不打算這麼做, 檔案要留下當保險.
於是我先關掉把OS碟拔掉, 再用修復片啟動程序. 但這次則變成找不到需要復原的windows.
這麼看來, 映像檔還原只能作用在原本的windows所在的drive. 那這和普通的建立還原點有何不同 囧
結論即是, 內建的映像檔還原無法滿足我的需求. 那唯有乖乖裝個全新OS了...白浪費時間orz


Windows Update連線實在太花時間, 搞了一天半才把OS弄到能用的狀態.
換了新OS, 感覺打開explorer時有比較暢順一點. 不知道是否因為我少裝了幾個software...
而至今為止擔任OS碟的日立500G暫時會斷電到我認為新OS碟沒有中籤為止. 總稼動時數16.5khr.
隨拍


閒時隨手拍了一張.
她們的房間到現在仍然只有一塊簡易床鋪和一大堆布偶, 大概這狀態還得持續一陣子.
因為完全沒有idea要弄甚麼. 空間這麼淺窄其實搞不好現在這樣子還比較好.

以往睡紙箱時她們都是裸睡的, 自從有了房間後她們開始穿起內衣.
話說這兩套也是SD16尺寸, 但感覺有點鬆. 反而SD13用的雖然好緊好難扣, 但比較有視覺效果...

然後ixra的指甲油還沒有空去補orz
奥尻産天然ほやの塩辛


之前說在札幌場外市場吃早餐時看到海鞘塩辛, 卻吃不到. 然後隔天我就在新千歲買了一包急凍塩辛帶回家.
早陣子我總算把它打開了, 總之寫個report這樣. 這篇記事其實是兩回試吃後總合起來的記錄.

塩辛簡單來說就是海產塩漬後再利用體內酵素發酵的食物. 最常見大概是章魚花枝一類.
這款海鞘塩辛產自奧尻. 奧尻是位在函館西北, 瀨棚西南, 北海道範圍裡其中一個比較大的離島.
至於ほや就是海鞘, 香港好像叫海菠蘿, 一般知道這東西的人大概都因為韓國, 但東北日本也吃這個.
我買這個的時候見到有兩種海鞘塩辛, 但看這個是真空密封包就選了這邊. 另還有急凍刺身, 有機會再試吧.

其實帶這個回來也不知道會不會變壞, 但開封前拿出來看, 似乎沒表面問題.
我第一次沒打算全部吃完, 所以只倒出一半左右. 一打開就有強烈的氣味湧出來, 是強烈的海潮味.
生海膽也有差不的氣味, 但和這個比起來真是小巫見大巫.

這些海鞘的肉呈金黃色, 和我認知的海鞘肉的紅色完全不同.
只是我的認知是來自根室花まる的赤海鞘壽司, 而根據奥尻町的水產資料看來是マボヤ(真ほや).
其實赤海鞘才是比較少見的一方, 因為主產地只有稚內和根室. 花まる的是野付海峽產. 而海菠蘿一詞就是指マボヤ.
海鞘肉的肌肉紋理很分明. 不過切成一片片很難想像原來那個グロ得很的外觀.

那氣味的強烈大致已可以想像味道是怎麼樣. 海鞘和海膽一樣鮮度流失得很快而且少許不新鮮也會變得很難吃.
但做成漬物多少會有好一點吧...倒出來的東西裡除了海鞘肉還有些顆粒, 看成份表應該是米麹.
倒是沒看到類似青辣椒的東西. 米麹相信是漬料, 而青辣椒是用於提升風味和辟腥吧.

總之先拿小塊的放入口......感覺就像把浸了海藻的海水倒進嘴裡. 非常強烈的潮水味.
肉很彈牙有韌度. 辣辣的, 有些咸. 隨後除了潮水的味道還有一種難以形容的味道在口中擴散開來.
有點酸, 又有點苦, 但又甘甘甜甜的. 至於那種像是舔金屬的味道也是存在的, 而且不輕.


雖然味道奇怪, 但我不太討厭這種很raw的味道. 尤其它並沒有強烈的腥味有加到分.
而這個塩辛拿來當下酒菜也不錯, 所以我開了一瓶啤酒. 個人覺得這個和啤酒很搭調.
據說吃新鮮的海鞘後喝的水或酒會變甜, 但做成塩辛看來沒這效果.

第二次吃是在賞味期限過了三天的事情. 只是好像沒甚麼分別.
這次我把那些浸著肉的水(不知是否腔內水)去掉, 同時準備了一種來自泰國的青辣椒汁.
沾這個汁才吃, 金屬味會緩和一點, 而且提升風味的效果更顯著. 當然也有啤酒作伴.

有機會要再買一些回家吃. 也想試試赤海鞘的塩辛.
2015.07 北海道 : 後書き
先補充一下我回到港後, 行李箱的狀態.
幸運的是沒有內容物的損傷, 只是缺口的裂痕變得更長, 膠紙封條也剝落了一半.
總之我拍了些照存檔, 留來銀行保險用. 而脫落的輪子我在checkin前就丟掉了.

回顧一下這次以再戰薰衣草觀賞為初衷的北海道之旅. 我看到上次旅行沒能看到的東西, 以及沒想過要去看的東西.
同時也有因為不可抗力或自己能力不足而沒能看到的景色事物. 各種各樣的事情總合起來, 我仍心感滿足.

說到自己能力不足, 我想最大的問題是時間控制方面, 尤其是拍娃的時候. 動輒一個只有幾十平方米的地方也可用兩三小時.
而且也覺得自己預算時間仍然拿得太參差. 例如剛到札幌那天我多出了很多時間呆在山頂.

雖說我感到滿足, 但仍留有遺憾.
我當初以一個可以看到少見的風景的心情來擬定室蘭一日遊行程, 到最後卻因為濃霧只能取消.
往後三天始終沒能抓到機會再去, 令這次旅行仍留有一個很大的缺失.

當然我也有想過比照去年的做法, 擬定明年去室蘭登別洞爺短線遊.
但我決定等我能駕車時才再次踏足北海道...或至少等北海道新幹線開通時. 因為我有冬季函館遊的想法.
不過撇開冬季函館的話, 接下來我想去的北海道的地方都是要有自駕車才能成行. 所以還是得先考駕照...
......好吧利尻禮文兩個島搞不好有車也不夠用. 倒是稚內積丹等真是有車才行.

說起來今次旅程花費比上次明顯高了. 雖說機票比去年便宜但住宿費卻貴了不少. 一人旅就是有這個缺點.
而且去年沒甚麼景點的入場費, 但今年動輒就千円入場. 尤其登別景點真是貴到不行. 國外向的觀光地可真不假...
還有就是, 我的食費也很高. 我粗略估算有吃的餐次食費平均約2200円. 因為我吃了很多海膽. 沒辦法海膽很好吃.
但在札幌地區幾乎每天只吃早晚餐. 這個也和我時間控制不好有關, 雖說白之戀人公園那天是意外.

而說到食這方面, 這次前期準備中在食方面的工夫明顯有不足. 因為想著有幾餐都是repeat, 根本就沒做好功課.
話是這麼說這次去すぎの吃的海膽丼定食真的沒選錯. 撇除價位這家店做得不差.

今年拍娃不知為何比去年順利很多. 但器材沒有充分利用真是可惜. 補光燈都沒用過...應該帶去雪之美術館的.
另外今年的拍攝點不是沒人就是一堆很友善地來搭話的人. 倒底和ixra/irfa的氣場有沒有關係的...?

回來香港後我給自己的新課題, 第一為學駕車, 第二為進一步鍛鍊體能, 第三為多些練習夜景和夜間娃外拍.
這些都是為了旅行去得更遠更刁鑽而必要的準備. 尤其我這種喜歡天涯海角的人更需要更強的體能.
明年也有旅行預定但未決定何時去哪兒. 只是我能動身的時期也不太多...很多想看的景色還是沒法去看.


回歸總結, 作為第一次一人旅, 個人覺得這次旅行尚算成功. 狸祭的兩杯啤酒, 此刻變成了慶功的預祝.
2015.07 北海道 : 11日目 札幌→現実
◆札幌→新千歳空港→成田国際空港→現実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