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6月末時拍了一些irfa的照, 說是用來當特效素材, 而特效指的是後製多重曝光.
既然是多重曝光那就當然需要另外的相片當合成素材, 我當時選定了花.
但看一看手上的相片庫存又發覺東西不怎管用, 於是想到等去富良野時在那邊拍一點回來.
結果等到我把要po flickr全都弄完時, 又覺得相片不怎合用. 我原本目標是拍攝風之花園的花叢.
只是去年當天下著雨, 效果實在差強人意.
最後我是在賞櫻旅行中才突然想起可以先拿薰衣草田和青池試試, 本來還想著乾脆拿櫻花代替.
尤其青池搞不好比較容易弄, 因為有紅外線黑白版本的相片.
回來把旅行日記完成後我開始著手試作. 整整放置了一年...
這才發覺當時拍的irfa照雖然便於去背, 但因為irfa整體偏暗使得相片重疊時沒有很明顯的blending變化.
感覺比起模仿多重曝光其實還比較像把兩個layer疊起來再用masking造合成. 雖然後製多重曝光本質就是這樣.
試了又試總共弄了三張. 不過還是和實際的多重曝光效果有點差距, 我想是因為我保留太多暗位.
而且irfa明明是白髮的, 疊加效果最明顯的也是在頭髮部份. 完全把原理反轉了.
下一次ixra的試作要多留意一下...還好ixra是黑髮的.

話說選材時還找到了兩張遺漏了的相片, 是在北星山拍攝的.
相片轉移進PC時我都會把普通照和娃照分開, 這兩張被誤移到娃照那邊卻一直沒發現.
其中一張感覺還不錯...於是後製再PO.
看著去年的相片弄得我好懷念那涼風和蜜瓜和海膽和壽司, 可惜今年安排學車不會去北海道or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