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兩個月前的某天在看主機板等硬件的價錢時, 順手抱了一組喇叭回家.
家中那對平價玩意幾年前已開始間歇性半邊沉默, 最近甚至難以回復, 有點算是忍不下去吧.
我其實對音質不會有很高要求, 比起純粹聽音色, 其實我比較在意音律編曲歌詞等等.
因為桌面空間很小, 想買對比較小巧的, 另外其實我不想要獨立低音組.
然而那些聽起感覺也真的太平坦. 巡迴了幾次, 我發覺如果真的要比較好的音質只能選有獨立底音組的,
或者喇叭本體體積較大的型號. 但是我的前提是桌面空間只有那丁點, 這是除了換回小尺寸螢幕外無法解決的問題.
考慮到要優先考量桌面空間, 於是我選擇抱了一套有獨立底音的回家. 還好最近丟了一點桌底雜物.
回家試喇叭能做的也不多, 看看マクロスΔ(me Frejya派), 玩玩SC4(bgm), 還有就是開開foobar播歌.
最近少了打開foobar, 應該說近半年都沒開過foobar. 才剛按下play按鈕就突然有種念頭要改一下版面.
既然要改, 順便更新foobar到最新的1.3.10版.
幾年前這個config遺留了AlbumArt顯示的問題, 打算等到出現能代替graphical browser的plugin才再繼續修改下去.
看一看原來早一陣子才有人弄出應用WSH panel mod的代案. 但是它提供的樣式不太合我需求, 於是我打算自己改.
但因為那script用很古老的JScript編寫, 一時間懶得找教學, 也懶得看長篇大論只為把那些專輯名稱去掉.
結果還是以前那套plugin組合最安定. 而且GB和ELplaylist能連動這點也是WSH panel的script無法重現的.
還好這兩個plugin還能在最新版用...話說回來現在多數用家都直接DUI安定的嗎 囧
設計也沒想太多, 簡簡單單就可以. 只是新增了item properties面板, 還有把column的順序反過來.
這樣可以利用foobar的右邊框把media library等面板的scrollbar隱藏起來. Scollbars也是以前想不到解決法的問題.
其實本來是試著弄成2column式layout, 把EL和GB一上一下放置在同一column裡. 但playlist很窄不夠高又換回3column...
另外是改一下顏色和把AlbumArt 縮圖弄大一點.
AlbumArt面板還是老樣子, GB不支援foobar自己的AlbumArt Reader, 所以我明明有很多AlbumArt, 面板卻仍是一堆洞.
誰叫自己用的獨自命名規則. 但在修改的時候卻突然想到比較折衷的解決法. 其實只要把描畫函數重覆執行就好.
每個函數都使用不同的名稱規則作為圖源, 只要規則有寫對, 總有一個會中標. 執行兩三次應該夠覆蓋大部份常用命名了.
總之外觀config必須要弄的已弄得差不多, 之後要把0.9x版的media library和playlists轉移到新版去. 這步驟才是最難搞也最不想做的"整理"...orz
不過因為想順便清理一些太舊已經完全不聽的玩意, 不想弄也得去弄. 而且folder太多太亂...東方系都分了十幾個f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