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買的小樽Welcome Pass就是今天用的. 小樽因為運河美景成了旅遊勝地, 這次我也為了和ixra拍照而來.
當然同時也要像個普通遊客般買土產和普通地遊覽. 因此離港前研究了一輪後決定早上先在南小樽站下車.
下午開始在運河一帶活動, 一直拍攝午後>黃昏>晚上的小樽運河, 到拍夠了再回札幌. 這是我們的計劃.
老實說小樽除了中心部外我還有很多想去的地方, 但這次畢竟是初訪, 先慢慢來只去定番景點.
預定是搭8時42分的普通列車過去.
只是早了半小時有多到車站, 因此又往misdo坐下吃少量東西. 肉桂味クランツリング沒甚麼肉桂味...特此記下.
吃完然後慢慢的上月台等車. 札幌駅雖然是北海道第一大車站, 但仍然比新宿駅之類的簡單得多.

車程大約40分鐘, 沿途經過手稻一帶後開始進入海岸地帶, 列車和海岸線的距離越來越近.
這時我發現天空的藍色也越來越多. 在札幌駅等開車時外面還在下毛毛雨的說.

溫和的陽光迎接我們到達南小樽站. 南小樽駅是個離旅遊區好近, 但很小的站.
出票閘後站內設施都聚集在這裡. 往メルヘン交差点的路上看到的景色和函館的差不多.
過不久第一個景點就出現在我們眼前. メルヘン交差点和周圍的建築. 然後我很自然的走進小樽オルゴール堂.
話說正常我想走進去前門口的大鐘突然響起來, 還噴煙. 被它的響聲嚇到...

嘛, 其實只是想著有沒有能當成女兒房間擺設的有趣玩意而已. 不過想想看要帶走一個也挺麻煩的...
而且實際上我仍然對女兒房間沒有很確實的構想, 所以算了. 建築物本身是很美麗的.
地面商店層很多遊客, 所以走上二樓的展示室慢慢看. 這些骨董品比較吸引我的目光...


大致看完這邊後就跑去對面的LeTAO...上面的展望室. 這裡可以清楚看到交差點和堺町通的全景.
也可遠望海濱地帶. 有支移軸鏡在手就可以拍模型照了...現在先拍幾張拿回家後製. 回到下面買點東西.

之後走到馬路對面看看硝子製品, 然後又過馬路向北菓楼走去. 試吃過北菓楼的年輪蛋糕覺得很香蛋味.
但我想吃的其實是泡芙. 同時看到軟雪糕又好像好吸引. 正當我拿不定主意時發現原來有泡芙+軟雪糕+咖啡的套餐.
頓時解決了我的煩惱. 只是我仍然要選泡芙...最後點了北の夢ドーム. 其實我想每款一個.
這兩個玩意都有共通點 : 奶味香濃. 雪糕很滑, 不算好甜, 總之很濃奶味. 泡芙外面有點軟, 裡面包著大量奶油.
友人本來只買了泡芙, 後來也追加軟雪糕. 因為真的很好吃. 這麼強烈的味也只有黑咖啡能中和了. 這套餐配搭得真好.


邊吃邊和旁邊桌的日本媽媽閒聊時, 發現這附近很多旅行團跑來跑去. 真是名符其實的觀光區.
當然也可能因為北菓楼旁邊就是六花亭的關係. 吃完我們也走進去買東西了. 買了不少...
買完又到再旁邊的北一硝子後面的雪糕店看看六層雪糕. 但看到缺了牛奶味, 所以只買了個薰衣草單層軟雪糕.

邊吃邊買, 不知不覺已經快一時...其實也已經走到堺町通盡頭的小樽浪漫館了.
午飯我們早已有想去試的店, 只差要把店找出來. 我們經過寿司屋通り後轉入Sun Mall.
從地圖看來已經很接近了, 但似乎不是在大路, 總之再轉入側邊的橫巷, 然後看到一間很精緻的兩層小建築.
可惜沒把外觀拍下. 店外沒有很大的招牌, 我們走近才能確認有一個寫了店名的看板. 是這裡了.
打開玄關就是吧枱, 看到老闆夫婦正在煮食. 老闆娘示意叫我們上樓上坐, 樓上只有一桌兩個街坊.
裝潢很雅致, 牆上掛滿濃厚Antique味道的船舶畫作. 看來老闆/老闆娘好喜歡船.

這家店叫ビストロ小泉, 招牌菜是ハヤシライス, 即牛肉燴飯. 我們也是為此而來.
老闆娘開口就問我們是台灣還是香港人, 看到有遊客特地跑來好像很興奮的樣子. 的確大部份遊客都會去吃壽司...
過了不久飯就來了, 據說必定是四顆青豆topping的牛肉燴飯和沙律, 還有紅茶.
沙律並不使用平常的沙律醬, 吃起來像是醋但有燒烤醬般的味道, 感覺不錯.
飯汁上面有鮮忌廉, 味道和帶酸的醬汁配搭恰到好處.
結帳時順便問問附近有沒有coin locker. 老闆說只有小樽駅有, 我感覺挺意外.
小樽觀光客並不算少, 但似乎沒甚麼方便觀光客的配套. 總之只能先去小樽駅了.
我們先看到的是巴士站旁邊的coin locker區, 那邊空位不少. 東西塞進去再投300yen, 完成.

然後我們走到金融資料館附近, 先看了一下手宮線跡的看板. 友人想去金融資料館看看, 於是在這邊分開移動.
我在這附近探了一下位置後隨即開始拍攝. 最頭的兩段人最少方便拍. 人不算多, 但也比赤磚廳舍多. 畢竟今天天氣好.

家附近也有類似的景點, 理論上不用這樣花時間拍, 實際也只用了一個小時左右. 景物只有路軌, 和旁邊的花草.
ixra來到北海道第一次拿出她隨身的旅行箱. 不過前半忘了戴回帽子.
此時我發現ixra穿高跟長靴站立能力挺好...趕在旅行前貼皮的選擇是正確的.
至於一路遇到的人比起在赤磚廳舍遇到的, 不知為甚麼反應比較溫和.
其中遇到一個東京來的挺親切的老伯, 他對我的作為感到新奇, 但不反感. 還把兩個孫(?)叫過來看.

拍得差不多了就等友人來回合. 回去小樽浪漫館附近找一家不起眼的咖啡店. 老媽推薦的...
但始終是找不著. 我們進去的是蠟燭館的二樓咖啡廳, 不是我要找的. 總之點了個coffee float...原來float是指雪糕球.
休息夠後開始慢慢走近運河, 但時間還早並沒有必要現在就standby等日落.
總之先去出拔小路看看, 但沒有特別想吃的小吃. 因此繼續找一間雪糕屋.
話說這家店是隱藏在攝影館的後面, 在大街行人路上會看到指示牌示意轉入後巷. 不用懷疑轉入去就是了.

北のアイスクリーム屋さん, 出名是這家店有很多口味的雪糕, 當中不乏一些奇怪口味.
例如我手上的由上至下是海膽, 牛油馬鈴薯, 納豆. 海膽味據說是男性客人氣No.1.
還有紫蕃薯南瓜等味, 但太普通了. 啤酒味龍蝦味則沒看到, 可能未到季節.
不過海膽味的impact沒有我想像中的強烈, 挺清淡. 而對於我這重口味的人來說, 馬鈴薯味是普通貨色.
反而個人最欣賞的是納豆味, 因為真的是納豆味. 納豆+奶的味道挺有趣的.

吃完終於開始遊覽運河部份. 我們人在中央橋, 這時友人說要先坐下休息.
原因是剛才在咖啡廳他點的是啤酒. 他本身也不是很能飲酒的人.
總之他在中央橋的休憩處休息, 我則再往海邊走去, 看一看海, 在附近埠頭散一下步.
沒煙霞的海面真是廣闊. 看得到對面石狩灣. 應該不是安瀨山, 怎樣也好離這裡最少20公里就是.
呆在海邊一陣子後看到友人還在休息, 我就不管他先下去運河小路.
這些倉庫貌似有被改成酒吧餐廳, 只是我沒怎深究. 反正只是被攝體.
沿河的感覺很retro, 有點退廢感, 但內裡卻是有生氣的. 不過酒吧我沒甚麼興趣就是.

風景拍了幾張後等黃昏再開始拍, 現在先和ixra拍一些.
看好位置後, 本來想等身邊人流少一點才開始. 不過想想看, 其實理直氣壯地幹也是很必要的.
因此先把器材準備好, 整理背包, 先在背包裡替ixra完成打扮, 再讓她出來. 好吧起初帽子有點怪...

我怕ixra一下腰又撐不住, 返去後面的話即使ixra沒有掉進水也保不住帽子. 所以沒讓她站立. 也根本沒有平面足夠給她站.
只坐在圍攔也挺沒新意的, 不過也只能多讓她姿勢作點變化. 不坐在圍攔的話根本拍不到背景. 雖然拍到也是一片blur.
途人眼光當然是好奇的. 這很正常. 聽到手機拍照的聲音也不知道是在拍我拍娃還是單純的遊人拍照了.
這邊中國遊客很多, 相對沒那麼大壓力. 也被一對上海男女搭話了...還好對方英語不錯.
我自己也很集中於拍照, 對旁人目光沒理會那麼多. 偶爾會聽到"這是甚麼"之類的驚訝語調.
最深刻的是附近一個男孩的一句"很噁心". 老實說他的感想是直率的表現, 對此我不反感.
搞不好再過十多年他就說不出也沒資格抱持這種感想了. 誰知道. 一切只是可能性.
其實我比較想知他爸媽對那個"很噁心"的反應. 該不會真的是"噓不要看!!"吧(笑
中途友人過來看一下, 然後他在另一邊的淺草橋等我. 我再拍一會.
時間差不多了, 就收起行裝先慢慢散步至淺草橋. 拍娃很易累的...姿勢問題.

雖說天氣好, 但實際雲不算薄. 喝完咖啡以來一直看不到太陽, 只靠雲的顏色估算太陽角度.
天色慢慢變成royal blue, 即離日沒也不遠了. 我開始嘗試構圖和曝光組. 手持的關係我只能用圍攔穩住相機.
想說這邊拍包圍曝光回來再合成, 結果根本無用武之地. 不過這次後製日落照挺滿意就是.

然後我想起我有件事忘了. 日落時, 正光位置的雲彩顏色會比較突出.
想起這個的我隨即換個位置, 趁天未暗時再趕拍一張. 還好趕得及一兩張...

既然動身了我就再下去繼續拍ixra+運河夜景. 河邊擺攤的攝影師已經佔好位置, 所以我跑遠一點.
不算失敗, 也不算成功. 能看的只有一兩張. 夜景娃照的經驗實在太少. 輕裝令我沒有很多方便的工具打燈.
而且我為不失背景的光, 特地調慢快門拍. 當然手震效果也很明顯...
天已經全黑了, 肚子也餓了, 可以撤收. 我們直走中央通回小樽駅, 拿回土產後等車回札幌.
晚飯是串鳥. 串燒屋, 一看食店類型就知道是上班族下班後聚會的熱門地方.
實際上可能這天是星期五的關係, 真的很多明顯剛下班的白領.
我來只是想吃串燒, 喝不喝酒倒沒所謂. 日本還沒有食肆禁煙規定, 這類店更加不會分區.
還好坐在烤爐附近, 抽氣扇比較多不算很大問題.
下單不久就有侍應端上一杯貌似是湯的東西和一碟白蘿蔔末. 白蘿蔔可以降火應該是用來當佐料. 但那杯玩意是甚麼用途?
我最記得的是燒雞皮,燒雞軟骨,還有一個混入了青辣椒的雞挽肉串. 怎麼全都是雞...
燒雞軟骨串的重點是雞軟骨和大蔥梅花間竹串起來燒, 蔥的香味混在雞軟骨中間好香.
邊吃邊聊邊看電視播transformers1大概過了一小時. 兩人合計才5000yen.
雖不是吃了很多, 但挺便宜. 吃完也快10時, 回酒店洗澡睡覺.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