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ブログ
2025
07
[PR]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RELOAD: monog VS CONCEPT
20100905-1

決定重來. monog VS 製作開始.


monog VS 將會重新出發. 之前修改的startmenu將會當成練習作丟掉.

和上次不同, monog VS 會先從繪出一整塊的UI圖形開始.
待大致完成再逐塊切割修飾成需要的形狀套進msstyle裡.
所以現階段才叫作 monog VS CONCEPT.

風格盡量取minimalism. 用色仍為黑白.
有彩色的襯色仍然會使用. 畢竟foobar也有用.
用的顏色會和foobar的一樣.

關於這個我先前研究過很多minimal系VS設計, 且不問OS版本.
像有名的GAIA PROJECT, XP的AMANA08等.

現在我看著新設計的startpanel覺得有點像GAIA08.
我很喜歡GAIA08, XP時也用過一段時間.

...像歸像, GAIA08的XP版並沒有半透明.
雖然GAIA08也有vista版, 可是細節和XP版很不同就是.

參考總會有的.
但接下來怎樣把看到的東西消化轉變成建構自己的概念的組件, 才是個挑戰.



話說monog最初是我為第一個自製foobar skin起的名字.
其實意義是"mono"+"g". 過不久我把rainmeter的skin名也改成monog.

這就有了monog.foobar和monog.rainmeter. 現在還有monog VS.
"monog"變成了我製作的desktopCustomize suite的系列名稱.
PR
新 DOCK ICON
20100828-2

今天算是比較閒, 所以製作了一套新dockIcon.

剛巧有個不久前弄的實驗品在, 名叫NOIR PLANE. 上一套叫作NOIR.

這個NOIR PLANE如其名是平坦的, 而且沒有反光.
透明度也比NOIR還低. 不過實質差不多.

Icon的圖像也大幅修改. 先是MSN整個重製.
然後PhotoShop和Illustrator改用CS3系的雙字母logo.
Dreamweaver和Flash則私心沿用Macromedia時代的logo. 但縮小了一點.
Firefox也棄用以前的ネタicon, 但想不到怎畫就跟著用雙字母. 據說Fx才是公認簡寫...

TextEditor的"記"字是以前從日記拿來的, 現在再修改一下.
SC4的stackmenu暫時先這樣. SC4的字好像有點多餘.
而dock設定icon改成齒輪. 這應該比較貼切...

而原本應該是放在stack裡的foobar現在和iTunes對調了位置.
現在音符icon連的是foobar而非iTunes.

Dock本身的hover放大效果關掉了. 因為再也沒有放大的必要.

不過弄到中途突然想把dock和rainmeter融合起來...好大工程orz
但弄一套自己的desktop suite又好像很有趣.
追記
Rainmeter 不吃PNG的問題解決了.

和photoshop等沒關係. 是rainmeter本身的問題orz

現在才發現Rainmeter不是說用免安裝版就會變成portable.
還要自己手動把RM本體的ini檔改名以開啟portable模式. 而這步我一直沒有做.

如果是常規安裝那麼skins會存在[ {我的文件}\Rainmeter\Skins ]裡.
Portable版則會放在[ {Rainmeter位置}\Skins ].

後者是預先建構好. 剛巧我自製的config的資料夾在兩邊均有份完整的instance.
而我昨天改的ini是我的文件裡那份. 但圖檔則放在RM本體那邊.

那當然是讀不到 OTL

所以現在把portable模式開啟就正常了. 順便更新成v1.2
喵的那公式分installer和zip版的意義又在哪...


而config名之前是隨便取名為onyxG, 現在更改為monog. 和foobar湊齊.
現在就有monog.foobar還有monog.rainmeter...
三次元壁紙
20100827-1

我甚少用三次元壁紙. 也沒有收三次壁的習慣.
庫存除了win7預設那堆以外, 就只有兩張.
一張是Zune Quickplay VS附送, 另一張是前陣子在某島抓的.

後者拍的是一叢秋櫻, 算是我喜歡的花.
這張壁紙是我第一張主動抓的三次壁, 還間接影響了我用自己拍的照做壁紙的意欲.

可是近年拍的沒甚麼合用的東西 orz
可能是我拍太多portrait了. 應該說我根本少了拍娃以外的東西...

但今天在看看HD裡有沒有沉積物要清理時發現了一張舊照. 應該是我換用DSLR後不久拍的.
雖然是JPEG而且只有Msize, 但看起來當壁紙不錯. 就拿來改改看.

修改部份倒不很多. Msize本身尺寸也很接近WUXGA, 放大一點不會太起格.
調一下色, 然後令背景更加模糊就行.

這就是我第一張自製三次壁. 或許陸續會有其他也說不定. 偶爾用用三次壁感覺還不差.
倒是有必要改變一下拍照習慣......


另外本來想順便為Rainmeter弄個陰影. 但出了點問題.
其實早陣子我重裝過win7一次. 重裝後都沒修改過RainmeterConfig.

不過今天發覺Rainmeter不吃我在重裝後用photoshop輸出的圖檔.
甚至用重裝前生成的PSD檔重新輸出也不行.

圖檔本身則看來沒有異樣. 丟給ACDSee之類的東西可正常檢視.
丟到Dreamweaver插入html再用火狐看也沒事.
連samurize也正常可顯示. 就只有rainmeter不行.

完全一頭霧水. 唯有先升級到Rainmeter1.2看看...
foobar改造 .02
20200727

初步把foobar搞定. 第一次改大概是這樣吧. 名稱是monog.

改造foobar時想著的基本原則就是 "所有動作在同一個畫面下展現".

例如要在東方同人的playlist內找出SWING HOLIC的作品.
首先是轉到該當playlist, 再來是從音樂牆裡把想聽的SWING HOLIC的album找出來.
按後playlist就會跳到那album的所在位置.
這些都要在同一個畫面下能讓用家=我視認到.

因應這個考慮才會由左至右排列Playlists/Library,Graphical Browser,Playlist View.
不過從以前就習慣Library在最左邊就是.

而版面設計本身還有一個限制. 就是左邊只能用純色底色.
原因是Playlists,AlbumList,GB均不支援透過背景.
能玩的效果少了orz

框架本身是用Panel Stack Splitter架設. 設定其實不太難.
可能這個版面不需要操作panel的TF的關係吧...
PSS的TF設定只用來畫背景顏色和圖片.

EL Playlist的設定稍微參考了monolite. 我說曲編號和曲名中間的分隔線...
白色的木地板紋是用PSS設定的. 原圖是另一張黑色的木地板紋.
也是從別個skin拿來的. 因為找不到最初的原圖素材 orz

另我最後放棄了ChronFlow而只用Graphical Browser.
我的VideoDriver能用ChronFlow. 問題是它沒法對應我的習慣.
兩者其實都是很舊的產物, 不對應最近才有的foobar內建AlbumArtReader.

可是ChronFlow卻連很早就有的萬用字元也不能用.
我的習慣來說每片CD的AlbumArt檔案名稱是"AlbumArt_[發售日]_[CDSN]"的格式.
要讓foobar讀出來用 "AlbumArt_*" 就行. GB則能辦到.

既然無法滿足我的需要就沒法了. 我放棄了ChronFlow.
但這樣子我就不用考慮ChronFlow要放哪邊...

最後PlaybackControl暫時沒改. WSH panel mod有必要花點時間研究.
現在還差了個顯示PlaybackInfo的地方. 試試再開一個PSS疊在playlist上面.

不過我想要先整理一下舊的mp3. 還有幫音樂牆補洞...



config.paragate.foobar.monog.components.UI

foo_ui_columns
foo_uie_albumlist
foo_uie_elplaylist
foo_uie_graphical_browser
foo_uie_panel_splitter
foobar改造 .01


這個是我現在的foobar的配置. 才剛剛開始使用in/output系以外的components.

自從發現iTunes錄mp3的音質比foobar+lame錄的較差後我也多用了foobar.
後來也發現foobar的MediaLibrary某程度上要比iTunesLibrary方便.
起碼更改file位置後不用手動逐個項目更新.

現在打算正式把foobar區分為基本audioPlayer因此要來個功能強化+美化.
功能方面最主要是對應iPod. 因為iTunes不太對應Aero弄得我現在不想經常打開它.

其次是顯示/管理AlbumArt方面的.
iTunes對我來說最大優點就是coverflow和音樂牆.

而現在的配置用了的components就有:
ColumnsUI, Album List Panel, EL Playlist, Graphical Browser, iPod manager

現在正研究EL Playlist和Graphical Browser的詳細設定. 大致已經明白了.
只是TitleFormatting看不習慣...orz

而iPod manager看來能用. 但有必要摸清使用方法...orz

另外還有一些components未引入而且有必要研究:
1. Panel Stack Splitter
似乎只是個splitter, 但很多skin也會用

2. WSH Panel Mod
看了幾個wiki還是不懂這用來幹啥. 不過似乎是製造Custom GUI所必要. 也是很多skin會用.

3. ChronFlow
和iTunes Coverflow一樣但更高自由度的coverflow. 還不知道在我的環境裡能不能用...

總之慢慢弄就是. 上面這幾個還要用Javascript來寫設定...
VS.paragate.sieben 製作始動
20100629-1
(click to enlarge)

自從弄了個folderIcon後就有了動力弄VS. 這兩個多星期主要在是製作VS.

結果沒怎麼用過XP時代畫下的草稿. 畢竟兩個OS的外觀格式上很多差異.
現在又有Aero和32bit對應令可能性變多了, 所以決定重新來過.

這陣子也在devianart觀察一下其他VS.
發現外觀有大改特改的VS 實在不多. 很多均是以Aero為基礎進行改良的設計.
而人氣的東西多數是大改特改那種, 當然有例外的如soft7之類.

至於我的取向是保留Aero的半透明作風, 同時利用大大塊的plainColors.
3D效果和反光之類的盡量少用. 不太喜歡太多立體感就是.

顏色是黑和白. 我始終是喜歡無彩色. 但也會以一個colorGradation作配襯.
不少VS也有用這種手法. 但我這邊盡量不會用太多. 單色則用紫色系.


VS本身以gaia09作基礎. 這樣未改的地方就會顯示gaia09而不是default...
現在也只弄好startMenu, jumplist, 部份taskbar而已.
Jumplist那個背景顯示成網點原因是一點程序錯誤. 頗好看就算了.

而圖中未改的就有taskbar項目的格子.
StartMenu的Searchbox也沒改. 因為那個和Explorer裡的searchbox共用一組圖檔.
另外還有jumplist的外框和AeroPeek按鈕也未改. 就說是beta0.01嘛...

還有taskbar項目置中只是截圖專用的trick, 不是自動置中的.
我也希望有自動置中的機能...orz



PS. ゆかりんエロかわいいよゆかり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