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開賣拖到現在終於入手. 剛好發售時間和女兒回家的時期重疊.
基於女兒再醒為最優先事項故乾脆暫不出手, 直到今天steampoint也湊夠就動手.
話說這款只有deluxe版有實體發售的做法真奇怪...雖然steam也不算特別麻煩.
Cities:Skylines(CSL) 在最初發表時就衝著SimCity2013三大弊病而來 : 強制網路連線, 超小型地圖, mod公式非支援.
當然說到地圖其實想深一層20x20km只比SC4標準的4x4 region大一點. 不過如果是單個城市20x20km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過單是從初出就公式支援mod這點已令很多玩家期待起來了. 我也是其中一個.
遲了近兩個月才來寫這記事其實也沒甚麼情報需要說了.
但這兩個月來最令我驚訝的是mod社群的行動力真的好大...已經有這麼多mod和追加建築物了.
說回遊戲. 我本來以為我家已經快四年的小電未必能跑得順, 但結果也不是這樣.
至少現時fps還算不錯, 能暢順玩. 跑minecraft的shader比這的tiltshift全開還要頓. 可能因為城市規模還不算大吧.
但個人嫌vanilla的anti-aliasing做得不太好, 因此關掉了tiltshift濾鏡.
當然截圖時還是有開. 之後再用photoshop加碼.
慢慢玩了幾個小時現在大概是六千人口左右, 開了三個區塊.
剛開始只是為了熟習而隨便挑了預載的Westvalley地圖. 遲點會拿基底現實的地圖來用吧...
real 3D和SC4的偽3D在操作上其實大同小異, 這邊不提了.
感覺上CSL很擺重力度在交通上, 我想大概是受到前身的Cities in Motion 1&2影響.
但交通工具種類卻好像沒有CIM2那麼豐富...最令我奇怪的是馬路的下位就是泥路...沒有小街道這個概念.
但交通線路這個玩法挺有趣的. 以前SC4就很想這樣玩.
現時遊戲整體給我的感覺就是"比SC2013更像SC的正統續篇". 是個挺正面但又對CSL不太公平的評價.
不過很多方面都和SC系列很像就是...我也想不出有哪裡不像.
只是玩了不久也有些地方覺得有點不足.
第一是zone grid劃位全自動連半點手動微調的空間都沒有.
在一些彎曲道路的交叉點經常有些L型或1X2的零碎zone, 其實應該可以合併起來, 但就是沒辦法調整.
第二是沒有地形微調, 對整地厨不太體貼. 不過這好像有mod可以overcome.
第三是highway的option太小. 可能是我習慣了RHW的關係...
總括來說個人是覺得這款可以玩好一陣子. 但長遠就得看這款的後續發展了.
看看某大手社群到現在還一堆SC4的記事...看來這款要滿足SC4mod玩家的需求還要一段日子.
P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