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ブログ
2025
07
[PR]
×

[PR]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

南瓜節 part II


其實這篇和minecraft本身沒啥關連. 我只是拜借一點資源當素材而已.

剛剛開始嘗試在minecraft裡面拍風景照時就在想, 如果可以把世界輸出成3D模型就好了.
後來得知有個玩意叫mcobj. 但那東西我駕馭不了.

主要是不知為啥無論怎樣設定輸出範圍程式均把整個世界輸出.
結果成品的obj檔案大到我的3dmax不夠ram開啟.

...我想這只能弄一個實驗用的64bit系統才解決.
但這時我又在想, 只是個別一兩個方塊的話自己畫就行了吧?

因此趁今年南瓜節就拿個南瓜來當麻豆畫畫看. 其實就只是一個正方形而已.
至於場景是用BAT4MAX現成的MR SUN SKY rig, 結果我要弄的只有材質.

但也夠麻煩的了. 我不懂用UVW Unwarp是個問題.
南瓜燈的透光效果只是用photoshop模擬. 本身只是一個簡單的發光材質.
還有一個燈泡做地上的光渲染.

總之弄弄看效果還不錯的說. 下次弄個發光匠頭...
PR
minecraft : 南瓜教


話說今天是南瓜節, 所以這次的記事是關於早陣子日以繼夜建造的南瓜神殿.
...或者應該說神廟或神社比較好orz





早陣子在說要建造的巨大複合設施的上層部分其實就是這個神廟.
首先最上層是個庭園. 這裡有棵南瓜樹. 我想沒必要深究為何南瓜長在樹上.
又或者用中二設定風的說法, "這些南瓜其實是近似精靈的種族, 它們出生在樹上".





圍繞南瓜樹的水池池底的有穿洞, 水會流到下面一層.
這層是神廟的中央部份. 而這裡則有四位南瓜樹的守護人鎮守.
它們過去應該也是由這棵樹所生吧...

守護人所站的地方是包覆著樹根的樹葉.
而樹根則是稱為“母なるカボチャ(The Mother of Pumpkins)”的存在.
遠古時某個南瓜為了種族全體的存續, 捨身化成南瓜樹孕育後代. 後來它被稱為母親南瓜.

...總之現在樹根的南瓜可以說是一個空蟬殼般的東西, 因此反而沒那麼重要.


水繼續流到再下一層, 那是交通用水道的中途船泊處.
在最初的藍圖中這裡是水道的最西端, 但現在因為東邊有大平地可用, 水道可能也向西伸延.
最近停工為的就是重新規劃. 因為一旦決定從這裡開始建西端水道的話將會優先動工.
話說水道的建設比塔本體還要艱辛...

至於水道層下面就是鐵道層, 還沒裝修好...




...其實這塔的水道層以弄的地方根本都沒完成orz
首先現在地下部的人工瀑布少剛開始進水, 地面層的玻璃地板還沒鋪.
而地下部根本還沒掘到最低點. 還差16層...

關於放在地下的設施, 我本來除了南瓜培植場之外根本沒想過.
或許乾脆放個圖書館在這裡, 又或是南瓜教的禮拜堂.
總之沒定案.

但應該不會掘到原案的"地上部的兩倍面積"規模...orz



總之過了南瓜節我就再沒必要日以繼夜趕工了.
另外等到1.9升級我就會突入另一個工程...牧場Biodome.
minecraft : 建設風景


驚覺這個月只有兩篇記事, 因此po點截圖.

這是從本家的正門向橋的方向拍攝的風景. 和平常一樣...?

話說最近用1.9 pre release版進入Mundus Unus, 取得南瓜種子.
然後就這樣降回1.8.1, 並成功在1.8.1種南瓜.
還好沒有甚麼衝突.

降回1.8.1的原因是和1.9的雪災bug有關. 因為1.8.1我家一帶都變成了寒帶,
萬一下場雪那我插在地上那五百多支火把就會化為烏有...

不過pre release 4時好像修正這bug了, 我也可以考慮升級看看...
minecraft : 留影
20111001

這裡是本家東北邊的一個小山谷.

說留影是因為這邊將要開始大型建設工程.
這次比以往的還要大規模, 而要建造的是長距離交通線路.

另外還有設在本家端的車站及複合設施建物. 那將是一個巨塔.
現時的規劃計算已知地上部全高61層, 地下部仍未規劃.
但地下部估計可用面積是地上部的兩倍.

另外線路的主構造體採雙層構造, 因此建材用量也頗大.
尤其這次將會全面裝飾, 手上的石頭可能會不夠用.

不過這邊會先全力建造車站和同建築物內的設施. 因為想趕及南瓜節前完成...
minecraft 1.8
20110920-1 20110920-2

等了應該快三個月1.8終於出來了orz

1.8是minecraft史上最多變更的升級, 也可以說是最酷評的一次.
主因是太多bugs和遊戲模式太大轉變, 令人適應不來.

首先現在分Creative mode和Survival mode.
Creative mode可以任意建造東西不用擔心材料和工具, 也不會死.
Survival mode和以往一樣, 但多了飢餓度和似乎是經驗值的東西.

老實說新加的這兩個要素個人不太接受. 可以的話我希望關掉.
當然玩Creative mode就不用管, 但這樣探索和打怪卻變得沒意義了.
まぁ雖然Creative時匠一樣會跑來改建我家...

另外light shader變更也是很不慣. 我不喜歡暖色光.
變更也就算了新的shader超多bug是怎樣. 別莊牆上的掛畫都黑了, 發光石也不再發光.

個人也不是對1.8沒啥期待的, 但實際出來的樣子令我的期待落空.
其中地下城只限一個世界裡生成三次. 我想用不著這樣限制吧, 畢竟世界是半無限生成的.
還有南瓜的種植. 其實這倒沒啥問題, 只是現時有bug令1.8.1根本不能取得南瓜種子...orz

所以說現時我除了繼續設計下一個建設外就沒啥好幹了.
話說回來我沿用現行的世界繼續玩下去. 現在的世界本來也不擴展得很遠, 也只是一張地圖多點而已.
不過為了讓礦坑遺跡等東西盡量接近自己的據點, 我用了MCedit把一半以上的chunk移除.
只保留了據點週邊和一兩個很喜歡的地形景觀.
但南瓜種子bug的關係新探索的部份可能又要再移除一次 orz

但已探險的這個廢坑和地底峽谷會保留, 也有可能拿這裡建設些東西...


又話說因為新怪物Enderman會搬磚塊的關係, 在現行的世界我一直維持peaceful.
恐怕它會拆了我的traptower...現時我還沒想出完全的Enderman對策.
minecraft : 倉庫
20110910-1 20110910-2

最近在別莊的其中一面牆壁掛了幾幅畫.
正想要走近欣賞畫作時, 不慎撞了進去. 還穿過了那些畫.
原來後面是一條秘道.

...那當然掘的是我自己(ぉ
其實那幅畫後面是通往之前說要建造的倉庫.

這個倉庫面積是11x22格, 收納設施有32個大箱.
現時大部份均是空的. 另外還有


20110910-3 20110910-4

倉庫裝潢的基本構想是"酒窖". 是紅酒還是威士忌就不用計較那麼多了.
總之開始內裝前還是先問問google先生酒窖大概長甚麼樣子.

總之紅磚和cobblestone是很重要的元素這樣.
可是實際酒窖用的cobblestone和ingame那種不太相同. 這真的沒法子.

所以牆壁和地板均把卵石和原石混起來用. 支柱則用紅磚.
始終石材種類不多...若果有1.8的地下城磚塊那會更好.

至於儲物箱設定是放在木製的架子上. 因此放點planks block.
照明方面主用火把. 但倉庫最盡頭的掛畫裝飾後面是四塊發光石.

雖然是酒窖, 但不知為啥有個暖爐在這裡.
其實早就想在房子裡建個暖爐, 但兩個房子也用羊毛地板, 怕會引火.
或許這裡是煙薰黑啤的加工場...


20110910-5

因為穿過畫後回頭看的話會看到那個很醜的結構, 因此倉庫這邊也用同樣的畫蓋著.
minecraft : Trap Tower finished
20110830-1 20110830-2

Trap Tower 大功告成!! 花了我接近六個星期總算完成了.

TT的主體是個直徑20格, 高50格的圓柱形.
主體除了最底跟最頂層外全都作為生怪層使用.
而入口在地面. 往下走會先到在地底的收集室.
處理怪物的裝置也在那裡.

這邊先跳過而往頂層去. 頂層和底層有四條整備用通路連接.
這四條通路其中兩條能通往單數層, 另兩條能往雙數層.
另外怪物用水電梯的最底部也有整備用入口, 方便把spawn在塔裡的章魚過濾出來.


20110830-3 20110830-4 20110830-5

頂層是怪物的收集處. 分別從四條電梯上來的怪物會被水流沖到中間的落下坑.
不過我打算嘗試縮短水流長度讓牠們多點位置走動. 其實是想看牠們把同伴推下去而已(ぇ
至於塔頂是個甚麼也沒有的空間. 其實有足夠高度再建一層房間.


20110830-6 20110830-7 20110830-8

回到地底. 怪物掉下來後先經過兩層水抵銷衝擊, 減低傷害.
而著地的位置本身也是一個水流, 會把牠們沖去處理裝置.
處理裝置用的是簡易型的燒卻+水沒二重式. 全玻璃製.

燒卻主用於喪屍等長身怪物, 而水沒則是用來處理蜘蛛. 偶爾也會有傢伙幸運地避開燒卻口.
收集item的水流比處理裝置的輸送水流要再低一格, 這樣可以擋下蜘蛛免得牠們跑出來.

這個簡易型有個缺點就是同時間只能處理一隻蜘蛛, 而且處理中蜘蛛會頂著其他怪造成塞車.
但塞車時又可欣賞牠們互相推擠的場面. 幾隻匠擠在一起挺可愛的(ぇぇ

話是說效率無視, 但看來這塔的產量還不錯. 比想像中好.
只是夜間怪物可以生在外面, 產量會比日間低得多.


20110830-9

另外這是觀景台看出去的景色. 這裡剛好比雲層高一點.



話說粗略計算過塔的用料量, 大概是這樣:

石 : 3252 + 16(底層)
丸石 : 2048
玻璃 : 512
發光石 : 176
鐵塊 : 44
石半磚 : 488
陷阱門 : 540 + 24(底層)
門(木) : 20
直梯 : 480
感壓板 : 160

重點是這裡只有算主體50層的用量. 收集室入口等沒有算進去.
相信石玻璃半磚等各加200就差不多了...

而先前的地下神(?)殿的空間總共有5120塊石. 這邊較多一點.
好像用了很可觀數量的石頭, 但現在傳送門後面仍有三個裝滿石頭的大箱...orz


又話說這次用了自己稍為修改過的default texture.
去掉玻璃的斜線和調過發光石的色調.